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目前的经典著作。
当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热点。
跨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
“新辩证法”和“新马克思阅读”两派学者高度认可的著作。
已经被翻译为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日语等语言。
| 图书 | 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目前的经典著作。 当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热点。 跨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 “新辩证法”和“新马克思阅读”两派学者高度认可的著作。 已经被翻译为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日语等语言。 内容推荐 《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第1版于1923年出版,此后又推出了三个版本。本书分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两个部分。鲁宾认为政治经济学并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方面,而是研究它的社会形式,也就是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总和。生产的技术条件只是作为假设包含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之内。 鲁宾较早地强调了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影响。在社会生产中,一方面,物的社会形式被看作是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的结果,另一方面,同样的这些生产关系又建立在具有特殊社会形式的物的存在基础之上。这种矛盾只有通过社会生产的辩证过程才能解决,而这种辩证的分析法正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过来的。他也阐述了马克思价值形式的理论意义。 鲁宾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建立在对交换中物质形式的分析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关系的分析之上。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物质的形式,与生产过程相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抽象劳动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等同劳动,也不是一般社会意义上的等同劳动,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独特社会形式。 目录 绪论1 第一部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第一章商品拜物教的客观基础10 第二章生产过程和它的社会形式18 第三章生产关系的物化和物的人格化27 第四章物和社会职能(形式)40 第五章生产关系和物质范畴58 第六章司徒卢威的商品拜物教理论63 第七章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发展71 第二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八章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85 第九章作为生产调节者的价值101 第十章商品生产者的平等和商品的相等110 第十一章商品的相等和劳动的相等123 第十二章价值的内容和形式138 第十三章社会劳动161 第十四章抽象劳动170 第十五章复杂劳动207 第十六章社会必要劳动223 第十七章价值和社会需要238 第十八章价值和生产价格282 第十九章生产劳动327 附录35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苏)伊萨克.伊里奇著,鲁宾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47235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3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40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01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