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数字媒体艺术 |
内容 | 内容推荐 艺术设计一级学科之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分为动画、影像、交互三个方面。所有数字媒体专业都会开设与“数字媒体艺术史”等专业基础或必修课程。随着媒介、技术和服务设计的升级,传统《艺术设计》方向相关教材已不能满足新学科的教学需求。本书主要对象是普通本科类美术学、艺术学、设计学与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传媒专业相关的学生,以及想要了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史的从业者、爱好者等。本书突出特点:突出作为艺术史的数字媒体发展脉络。这与市面上着重于传播学或者是技术历史的教材编撰线索不同,更符合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需求;具体关于游戏、交互、插画等领域的教材,注重对材料和案例的更新。数字媒体艺术在技术和表现上不断推陈出新,需要用新的作品和案例进行呈现;系列编著既有整体的历史眼光,亦有对专门数字艺术门类的设计制作指导;在与国内一线数字媒体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由骨干教师主笔撰写,发挥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优势,突出教材的专业性、前沿性、科学性与系统性。 目录 绪论 媒介变迁与媒介艺术 / 001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媒介理论 / 009 第.一节 本雅明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010 第二节 格林伯格与《艺术与文化》 / 011 第三节 麦克卢汉与《理解媒介》 / 013 第四节 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 / 017 第五节 保罗· 维利里奥与《视觉机器》 / 022 第六节 列夫· 马诺维奇与《新媒体的语言》 / 026 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要素 / 031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 033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元素 / 040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功能分析 / 048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 053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 059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萌芽时期 / 060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成长时期 / 077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时期 / 086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兴盛时期 / 098 数字媒体艺术 第四章 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 109 第.一节 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早期探索阶段 / 110 第二节 中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理论研究的起步 / 115 第三节 21 世纪以来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 119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像艺术 / 131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电影艺术 / 132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艺术 / 141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录像艺术 / 150 第六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交互艺术 / 155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互动装置艺术 / 156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游戏艺术 / 162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艺术 / 174 第七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时空交错 / 181 第.一节 虚拟现实艺术 / 182 第二节 增强现实艺术 / 191 第三节 元宇宙 / 196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 / 20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字媒体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8733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