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昆曲艺术(2022)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皆来自与昆曲相关的不同领域,包括昆曲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昆曲专业表演及史料研究者等,从不同视角探索昆曲奥秘。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昆曲艺术研究的论文集,约19万字,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介绍以传播昆曲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所进行的展览回顾、文创推广、档案管理、志愿者工作等,聚焦博物馆工作内容的研究;第二,记录昆曲发展及推广过程中主要材料及人物相关的传承及保护历程,进行叙述与研究;第三,介绍昆曲相关曲谱文物收集及拯救的来历等,属昆曲史料整理相关研究;第四,关于昆曲名家的表演艺术研究,以及老艺人口述昆弋发展史记录等。本书作者皆来自与昆曲相关的不同领域,其中包括昆曲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昆曲专业表演及史料研究者、昆曲保护倡议者、及能够整理老艺人口述昆曲发展的研究人员等。本书内容涉及昆曲相关的领域较为丰富,部分材料极为珍贵,其中文章行文较为流畅,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适合昆曲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 目录 端正好 迁回曲折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昆剧工作的回顾(1951一2001)顾笃璜/3 以“大文创”思路做昆曲文化巡展——关于两度省巡回展项目的总结与反思陈端/23 以意象构筑氛围——谈昆曲文创产品设计邹逸凡/27 浅谈博物馆档案管理与应用许如清/31 “为爱发电”——博物馆志愿者的参与度研究曾夕135 集贤宾 清人尤笠江昆曲戏画——《访普》及其他丁修询/41 兰苑清芬录江沛毅/45 蔡正仁版《迎像哭像》小析周郁/49 我所认识的顾笃璜先生蔡希太/53 蟾宫曲 昆书六记浦海涅/61 醉春风 夏良民谈艺录(上)管芳仪据夏良民口述稿整理/73 丁兰荪昆旦表演艺术(上)叶小泓/93 北方昆弋渊源述略侯玉山述朱復整理/99 《中国昆曲艺术》编辑部稿约/12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昆曲艺术(2022)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昆曲博物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6840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2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