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心态及其创作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共时性的多元化心态特征与历时性的心态嬗变为线索,构建双重遗民群体网络结构。围绕遗民士人的著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英勇等遗民文化品质,对这一群体在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意识下的遗民气节与家国情怀,展开不同向度的研究与思考,探讨易代之际遗民士人离散书写的传播意义。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遗民文学的研究视角,推动遗民文化思想与文学生产价值的当代化,促进闽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遗民群体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第一节 闽中遗民文人群的抉择与品行
第二节 闽南遗民群体的殉国与守节
第三节 闽西遗民群的情怀与苦节
第四节 入台遗民群体的进取与困境
第二章 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心态特征与嬗变
第一节 忠君复明思想与社会民生意识
第二节 殉节气概与自我勉励的遗民品质
第三节 历时性的多元化心态嬗变
第三章 清初福建遗民群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山海地域环境养成坚韧不屈形象的突出性
第二节 南强北弱的华夷观促成叛逆意识的深刻性
第三节 毗邻江南发达地区具有互动交流的优势性
第四章 与历代遗民相比的渐进性与时代性
第一节 历代文士的心理积淀造就文化立场的坚定性
第二节 战乱迁徙与时移世变促成家国意识的悲剧性
第三节 隆武政权与实学风尚助推救亡图存的执着性
第五章 遗民代表性著作的思想蕴含与艺术风貌
第一节 黄道周的绝笔之唱——《石斋逸诗》
第二节 黄景肪“旦气之学”解读
第三节 许友书画诗文中的遗民境界
第四节 遗民文学书写的艺术风貌
第六章 记忆、认同与离散书写的传播意义
第一节 以园为寄,传承宴游风尚
第二节 记忆、认同与文学传衍
第三节 离散书写的跨境传播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心态及其创作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343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45000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