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光书单(在阅读深处等你)
内容
试读章节

《智慧书》:第一本相见恨晚的书

作者:巴尔沙塔-葛拉西安(西班牙古代作家、思想家)

出版时间:17世纪

我所读的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g年出版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篇,是因为它是第一本让我感叹相见恨晚的图书。据说世界上使用西班牙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英语。这已经够让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将英语抬高到与母语匹敌的中国人奇怪感到了,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人的祖先竟有如此盖世的智慧,在四百年前就创作出了《智慧书》这部不朽的杰作。

这是一本适合每一个人阅读的书。它以一种奇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深刻精确地描述了智慧人生所需的处世经验,汇集了关于知人、观事、判断、行动、友爱、成功的300则箴言,是处事修炼、提升智慧、追求成功、走向完美的永恒经典。它也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妙策。

《智慧书》在一定程度上兼有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政治家马基雅维里撰写的《君主论》的坦率和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智慧。它使我们感到,生活并不像某些悲观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没有任何希望。实际上,葛拉西安暗示,只要人们学会了某些必要的生活技巧,就有可能战胜困难与邪恶,从而获得幸福。某种角度说,它比《君主论》更亲民,比《孙子兵法》更实用,比《道德经》更积极,比《厚黑学》更光明。

书中的慧语实在太多,随便摘抄一些便能令在尘世中犯迷糊的我们,如醍醐灌顶:

变换你的行为模式,不要一直用同一种方式处理问题。(有没有觉得这个观点非常耳熟,没错,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甄娱传》中有类似的表述,看来全世界的智者都是心灵相通、超越时空的。)

好事宁信其无,坏事宁信其有。

心随精英,口随大众。(多么睿智的领悟,多么直白的表达。事实上,虽然没有智者提炼出类似话语传播给大众,但其实有很多大学者在逆境中是按此行事的。如果没有坚忍的信念和处世方式,很多优秀学者可能熬不过饱经风霜的岁月。)

过犹不及,人际交往最忌失衡。

避免招惹是非比招惹是非后再全身而退要容易一些。

爱开玩笑之人如同爱说谎之人一样——人们从不信任他们,总认为前者是在开玩笑,后者是在说谎。(这一提法令曾经困扰于如何定位人们的玩笑之语的我醍醐灌顶,玩笑之语不玩笑,认真看待它会发现里面有很多试探信息,不认真看待它只怕失去机会和警惕,这一发现让我从此认真对待玩笑之语。)

凡事无论好坏,不要走极端。过度挤奶,得到的恐怕只能是血。  好的东西因其经常被派上用场而总会被滥用,这是它的苦衷。(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所谓“无用之用”,跟葛拉西安的这一表述心有灵犀,属于一枚硬币的两个表面。)

预防可比纠正容易得多。

正如美德是人自身的奖赏一样,邪恶也是其自身的惩罚。(西方哲人和东方哲人的表述有差异,但意思是一样的,这句话像不像我国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表达的意思?)

问题刚出现容易摆脱,若拖拉就难说了。(这话跟前面提到的马基雅维利的某段表述十分相似,只是马氏用的是比喻的说法:在患病初期,是治疗容易而诊断困难;但是日月荏苒,在初期没有检查出来也没有治疗,就变成了诊断容易而治疗困难了。英雄所见略同,中外皆然。)

愚蠢并非做了蠢事,而在于做后不知掩饰。不要暴露你的欲望,要隐藏你的缺点。P2-5

后记

想写这样的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最初是与自己的兴趣有关。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但于我而言,阅读不仅是我的骨灰级爱好,它也是改变我人生轨迹最初的源动力。

一、关于童年关于阅读

作为一个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乡村孩子,童年的初期是没有多少阅读体验的,仅有的一点阅读体验恐怕是《儿童时代》杂志。

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开始变革,风气也慢慢开化,我竟然有机会读到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先是邻居家有一个儿子在读高中,时不时会有一些文学杂志出现,有在华东六省一市颇有销路的文学期刊《钟山》,全国性文学杂志《收获》等等。在这些改革开放后最早创刊或复刊的文学刊物上,我读到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旗手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湖南作家古华的《爬满青滕的木屋》、江苏作家高晓声描摹社会变革初期勇敢走出第一步的农民的《陈奂生上城》、反映城市青年工人生活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那个“革命”年代刚刚过去,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劫后余生般匮乏的年代,这些充满时代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中短篇小说,给了我最初的阅读喜悦。它既不同于学校课文的简单说教,也不同于当时报纸上严肃空洞的报道,向我这个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

这时候,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革。中国这艘残破的巨轮在经历十余年的摸索后,经由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的拔乱反正,已经重新启航。农村,因为比城市更早地发起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成了那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山乡处处呈现出一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朝气景象。延续了二十来年的大锅饭(农民们叫它“大伙农”,意即大家合伙在一起办农业)打破了,田地先是分到了小组再分到了各家各户。大队干部变成了村干部,生产队变成了村民小组,村队干部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享受超农民待遇。他们现在和普通农民一样要去地里干活了,因为田地都分到个人,再也不需要干部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了。昔日因祖辈或因极度贫困或因做人问题而在村里抬不起头的农民,此刻扬眉吐气了。对于这些农民来说,真正的解放从这时候开始,再也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的头顶上吆三喝四安排农活确定工分了,生活过好过坏、吃好吃孬,全在于自己了。

从一个正在村小学读书的孩子的感觉出发,农村最显著的变化不是能吃饱白米饭了,而是读书重新又受到庄稼人重视了。

学校里的变化无需多言。已经有从县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分配到我们这种偏远的乡村任教。他们带来了外面的气息,音乐、体育从孩子们最可有可无的课程(因为传统的乡村土教师教不来这种课,弄得同学们也兴致索然),变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更重要的变化在小学外面。村里已经陆陆续续有学生在乡里读完初中后去县城或县城周边继续读高中了。不说1977年、1978年、1979年这三年有“老三届”学生参加高考的年份升学竞争的惨烈程度,其后若干年考上大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20……者。很多作品顶着经典名著的头衔,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重要的是,要让那些真正的杰出之作享誉人世,让越来越多的人阅读到精品图书,享受智慧阅读的喜悦,增加人生旅途的营养,成为生活的智者。

基于以上原则,我阅读了大量图书,搜罗了海量的图书信息。世界畅销书排行榜,网上各类读书网站和版块的网友讨论帖,国内图书销售网站的销售排行与纪录……都成了我选书买书评书的渠道。入选的图书,来自扎扎实实的第一线工作,第一手资料。

正因为如此,我才敢在心目中认定它为“人生必读书目”。它是我三十余年阅读历程的结晶,是我筛选众多榜单的结果。每一本书,用一句仿造的广告词来说就是——你,值得拥有。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就阅读、欣赏和创作,写了一篇随笔《怎样才能不浪费生命》。她提出,99%的图书和电影,都可以不看,也不应该看,看了就是浪费时间,虚耗生命。她心里常常劝诫自己,除了真正的专家说好的图书和电影,都不要看。这话绝对有道理。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生命,浪费在无限的垃圾图书中。只有那些真正的经典,才是我们应该读的内容。

当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目力所限,不可能将所有值得阅读的中外图书一网打尽。读书这种事,也是各花入各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并不一致。限于篇幅和人力,本书自然也是挂一漏万,成了沧海遗珠的好书肯定还有很多。倘如此,时机成熟的时候,本书也可以出版续集。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Part 1 哲思类

 《智慧书》:本相见恨晚的书

 《君主论》:早的政治“禁书”

 《孙子兵法》:智慧的中文著作

 《塔木德》大全集:犹太人的智慧宝典

Part 2 文学类

 《平凡的世界》:当代中国值得阅读的文学作品

 《许三观卖血记》:直抵人心的小说

 曹乃谦系列作品:深刻描摹令人发指的贫瘠岁月

 李娟系列作品:让弄文字的人绝望的灵性作品

 《遥远的救世主》:一切社会现象皆可归为“文化属性”

 龙应台系列作品:当代具人文情怀的华文作品

 林达系列作品: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胡适系列作品: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世说新语》:趣味与价值并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一九八四》:在它面前,所有的科幻作品不值一提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刀锋上滚动的人性

 《窗边的小豆豆》: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应该读的书

 《瓦尔登湖》:读了它,会活得更明白

Part 3 个人修炼类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全在此书

 《世界上神奇的24 堂课》:成功并不遥远

 《FBI 教你读心术》:侦探大师的毕生绝学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成功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管理

Part 4 文化环境类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应配备的图书

 《万物简史》:科学从未如此有趣

 《寂静的春天》:环保事业声春雷

 《十年徒步中国》:了解中国版图的好读本

 《山岰上的中国》:当代中国奇书,了解中国必读

 《黄河边的中国》:当今中国农村浮世绘

后记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想写这样的一本书,源于当我有点闲暇看更多的书时,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图书上。我们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挤出的宝贵的阅读时间,没有得到它对等的收获;我们的情商、智商与见识通过阅读没有得到太多提高。很多图书看似经典,却并不能触及灵魂、启迪心智,解除人生困惑,给读者带来震撼,使其获得优越的阅读体验,更遑论那些泛泛之作?所谓的畅销书、各个年代各路流派写的文学书,拼凑起来的各类文本,有多少能让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读过之后念念不忘甚至捧读再三?这一状况的存在,部分是因为像已故作家王小波所说的——。“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声名煊赫的,往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灿若明珠的,却经常遭遇暗投。

而我读到的另一些书却每每让我生出相见恨晚之感:通过阅读这些书,我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忧愁和苦闷可以通过与智者对话获得解除之道;我们可以从那些优秀的著作中汲取人生的力量和营养;可以从人类有史以来某些领域的开山之作中聆听先行者的教导,感知他们的勇气。从那些最优秀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我们能获得无穷的力量——视野上的、心理上的、人格上的、智慧上的,再也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轻易地伤害你,即使我们面对的仍是困难重重的环境。那些人类的智慧火花,很可能点燃一个人心中的引信,让他在这个社会上更加从容无惧。

然而这些优秀的图书,基本都是我在读书这条路上盲行很久才摸索到的。之前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没有发现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我时常问自己:我在多年之后读到的这些人类的智慧,如果让我在更早的时候遇到,我的视野会不会更开阔?我的气度会不会更从容?我的抗打击力会不会更强大?我的底蕴和爆发会不会更深厚有力?我的人生会不会有某些改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读到其中的一些书时,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苦苦摸索的生活哲理,原来古代哲人早在几百上千年前就准确无误地感悟到了;我曾经痛苦纠结的事情,其实完全可以换个思路避开痛点;我曾经雾里看花怎么也不明白的事情,在管理专家那里如小葱拌豆腐般一清二楚;世界如此复杂,人心深不可测,你依着表象和感觉在世间磕磕绊绊跌倒无数次,其实在读心术专家眼里,这个世界的一切基本是透明的……我感叹自己读到得太晚,又庆幸自己终于读到,并从此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心明眼亮、睿智通达的人。

像我这样有了一定的阅历后还有时间从容阅读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太多的人和从前的我一样,面对浩瀚的书海,如盲人走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错,走得越远错得越离谱,读得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多。于是,我决定写一本书,给那些仍在书海中盲目行进的爱书人以指引和参考。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那些营养价值不高甚至基本没有营养的书籍,我希望他能站在先哲的肩膀上,气定神闲、从从容容地应对人生。这些人类最精华的思考与见识,能柔韧他的心灵,穷尽他的视野,了解这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从书本中获取营养、强壮自身,从心理、人格、智慧、见识等各个方面,打造自己的……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呢?”那么,请你想一想,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吃的很多食物,绝大部分也已经被排泄掉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你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对一个人思想的改变,也像食物对人的影响与改变一样。

浙北农村有句俗话:“穷人不离猪,富人不离书。”而“阅读改变人生”这句在我们看来多少有点矫情的话语,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佐证。我们都知道杨振宁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将杨振宁引上物理学道路的,是初中时阅读的一本名叫《神秘的宇宙》的翻译读物。杨振宁读初中的时候,偶然在图书馆里发现了它。书里介绍了20世纪初物理学观念上的大革命。正是这本书,对杨振宁日后钻研物理学产生了启蒙性的影响。70多年后,92岁的杨振宁在给浙江大学学子作报告时,以这样一句话概括个人成就取得的正确道路:“希望大家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淘宝的创办者马云,更是现今无数创业者和青年人的偶像。但你绝对想不到的是,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先后当过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人生》,这本书迅速转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再次失败后又参加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功后的马云说: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平凡的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内容推荐

《时光书单(在阅读深处等你)》作者汪冬莲通过多年阅读经验,以资深媒体人的眼光,高屋建瓴,从哲思、文学、个人修炼、浮世环境等方面,选择了几十本“相见恨晚”的优秀书籍。对入选图书作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与点评,阐述入选理由与读后感触;撷取书中精华,既是对图书的推荐,也是为了让读者有阅读兴趣。对于同一位作者的多部作品,作者也一一点评推荐。这些推荐和点评遵循的原则只有一个,即阅读所荐之书,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汲取智慧,强大内心,最终达到丰富读者的人生的目的。

编辑推荐

哲思、文学、修养、文化……

《平凡的世界》《许三观卖血记》《一九八四》《窗边的小豆豆》《人性的弱点》《FBI教你读心术》《寂静的春天》《万物简史》《孙子兵法》《塔木德》……

李娟、龙应台、林达、胡适、乔治•奥威尔、毛姆、卡耐基、黑柳彻子、梭罗、路遥……

在限量的人生里

来一次限量的阅读

在阅读深处,与不庸俗的自己相遇……

《时光书单(在阅读深处等你)》作者汪冬莲奉献了一份值得珍藏的阅读书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光书单(在阅读深处等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冬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62850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5226261
中图分类号 G236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