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在故宫看见中国史/祝勇 |
内容 | 编辑推荐 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全都深在其中。特别是当农耕社会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祝勇反而来得更加急切和深切。他像面对着垂垂老矣、日渐衰弱的老母,感受着一种生命的相牵。我明白,这一切都来自一种文化的情怀! ——冯骥才无数次走进故宫、体悟故宫,祝勇的认知在发生奇妙变化,他逐渐认识到,故宫不只是封建帝制的大本营,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凝聚了我们民族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因此看到了两个故宫,一个是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另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路艳霞祝勇的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他习惯运用一种冷峻凄艳的文学笔法,书写波诡云谲的历史。——拾粒 内容推荐 故宫虽然只有六百多年历史,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阶段,但是故宫以收藏于其中的各个朝代的文物、典籍等历史遗产,汇集和凝聚了中国七千年的历史。本书从春秋战国开始,延伸至汉唐、宋元明,一直到晚清,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作者还横向地比照西方的同时代的历史,揭示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和对世界历史的意义。作者吸取了中国古今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引述了西方重要历史学家、哲学家的某些观点,多角度、多层次讲述了作者眼中的中国历史。作者善于扑捉历史细节,又不失宏观的视角,叙述上简明有趣,深入浅出,既有历史叙述的趣味性和想象力,又保持了对历史的严肃、真实有据的学术态度,是一部有观点、有激情、有文采、有启示性的长篇历史随笔。 目录 第一章 变革者的咒语第二章 汉匈之战第三章 在云不停留的地方,佛停留第四章 大唐王朝的至暗时刻第五章 澶渊:战争与和平第六章 欲望与恐惧第七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八章 岩中花树第九章 袁崇焕与明代绞肉机第十章 曾国藩的“二十二条军规”第十一章 孤军第十二章 1894,悲情李鸿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故宫看见中国史/祝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祝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2201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