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的历史反思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内生关系的揭示,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形成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百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反思,描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过程,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的成熟与社会主义本质同构的逻辑进路,在理论与现实中科学地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伟大成就,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积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性/2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27 第三节本书的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37 第二章考茨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初思考/40 第一节国际资本主义新变化与考茨基经济思想的形成/41 第二节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机制/51 第三节考茨基原初思考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局限性/65 第三章列宁:摒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对立式的思考/70 第一节1918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四个转变/72 第二节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思考与实践/76 第三节商品经济实践的宝贵启示/89 第四章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沉痛教训/95 第一节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缘起/96 第二节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双向路径/106 第三节教训的实质分析与反思/122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探索的历史逻辑/133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134 第二节计划经济模式的成就与挫折/146 第三节关键的历史抉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59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173 第六章全面深化改革:深度而又全面地再创新/186 第一节合理运用资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87 第二节市场的法治向度:依法治国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201 第三节市场的经济哲学向度: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构思/212 第四节市场的政治哲学向度:三个统一推动制度成熟定型/222 第五节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寓意/227 第七章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的价值寓意/231 第一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2 第二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35 第三节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强国富民”的根本保障/248 第四节实现经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60 第五节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270 结束语/279 附录/287 社会主义市场精神对现代性的客观反转/287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哲学反思/303 丈量经济发展的思想尺度——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演化图示/314 参考文献/330 后记/34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的历史反思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34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9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123.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