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建筑创作中的材料表现——模仿中创新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建筑创作中,由于材料较强的结构性和技术性特点,通常只被作为实践的对象,目前的建筑学教育集中于对空间功能、形式构成方面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者对材料表现内容的模糊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掩盖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因此,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建立起材料与建筑创作的联系。研究基于历史与当代的建筑思想和实践对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初步建构一种适于探讨材料表现内容的模仿创新理论。材料是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为建筑创作和实践的对象对建筑创新起根本性作用。建筑的发展史显示,人类是以模仿为途径来熟知和运用材料并逐渐完善材料表现中的物质内容和精神意义的。由材料表现的基本要素、模仿要素和创新要素构建的系统中,模仿创新指向材料性能的发挥、形式的革新、技术的进步以及所蕴涵文化价值的拓展。模仿的必然性、趋同性和反复性使材料的表现呈现螺旋式的发展规律,其中,创作主体的人所做的决策和采取的协调方式对材料表现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与使用需求、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共同形成模仿创新的机制促进材料的发展。在历史的建筑活动和现实的建筑实践中对材料的性能、技术和美学等内容的挖掘,形成了确定性模仿的转移式创新、实验性模仿的积累式创新和逆行性模仿的替代式创新的类型,它解决了材料表现的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材料的创新基于对类型的分析,而创新又源于不同的创作目的,材料或表现为主导性或表现为辅助性,由此形成的现象与规律构成了模仿中创新的材料表现模式,在以表现材料为目的的创作关注于材料性能的本质体现和其建构的逻辑性表达;在以建筑空间为主导的创作中则通过材料的隐匿与展现的双重方式来实现;在以协调环境为 目录 前言 绪言1 第1章概述5 1.1概念阐释9 1.1.1材料、材质与材料表现9 1.1.2模仿10 1.1.3创新11 1.2理论基础11 1.2.1模仿、创新的理论溯源11 1.2.2模仿中创新理论14 1.2.3模仿中创新与材料表现15 1.3研究内容16 1.4研究框架18 第2章建筑历史中的材料表现特征19 2.1材料表现的历史分期特征20 2.1.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材料表现20 2.1.2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材料表现26 2.1.3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的材料表现28 2.1.4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材料表现32 2.2材料表现的历史模仿特征33 2.2.1对自然的模仿34 2.2.2对工业的模仿38 2.2.3对历史的模仿40 2.3本章小结44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建筑创作中的材料表现——模仿中创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618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4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工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