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黄的尾巴/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呈现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国际视野,拓展了原创儿童文学的丰富样貌,从出版的角度,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和能量的延续和传承,同时也为世界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档案和鲜活的资料。

这本《阿黄的尾巴》收录了木子的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阿黄的尾巴》收录了木子的作品,包括:《阿黄的尾巴》、《大雁与花雁》、《蟋蟋和蟀蟀》、《小蚯蚯搬新家》、《小城堡中的秘密》、《母亲节那一天》、《王记蚵仔面线》、《乡土味浓厚的少》等作品。

目录

阿黄的尾巴

大雁与花雁

蟋蟋和蟀蟀

小蚯蚯搬新家

小城堡中的秘密

母亲节那一天

王记蚵仔面线

乡土味浓厚的少年小说

——评《阿黄的尾巴》(林海音

作家的话

附录

创作年表要目

荣誉记录要目

作家相册

试读章节

阿黄跑掉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也一直跟着跑,他看见阿黄跑进阿金家的田地里去。

阿黄虽然是阿福仔家的牛,可是阿黄平常是由阿金他祖父在看管。阿金的祖父,村里的人叫他阿笋伯。阿笋伯养了二十五只羊,过年前卖掉了十只,还剩下十五只。阿笋伯也顺便帮人家看管牛只,赚一点零用钱给自己买香烟。阿笋伯有一支魔笛,魔笛一吹,羊儿就会一只一只排好队伍走。凡是经过阿笋伯训练过的牛,都听得懂前后和左右的口令。

阿金常常跟着祖父到竹子山去放羊,有时候也拿阿公的魔笛吹一吹,阿金吹出的旋律很生硬,羊儿不但不排好队伍,反而吓得咩咩大叫。可是阿金骑牛的本领却是一流的。

阿金很小的时候常常和阿福仔玩在一起,他跟阿黄玩“坐飞机”游戏。他们拿一根赶牛的鞭子,抽一下阿黄的屁股,阿黄就会跑得很快。小孩子拉住阿黄的尾巴不放,阿黄跑得快,就把拉住尾巴的小孩子一起拖着跑,被拖着跑的孩子轻飘飘的,感觉上像飞一样快,孩子们就乐得大声喊:“坐飞机!坐飞机!”阿金的手脚很灵活,跑得也很快,所以很少发生什么失误。阿福仔胖手胖脚,动作比较笨,常常被摔得头破血流,阿福仔就迁怒阿黄,有时候也怪阿金不帮他的忙。

阿金骑牛的姿态非常勇猛,阿福仔看在眼里很嫉妒。每次看到阿金骑在阿黄的背上,阿福仔看在眼里很嫉妒。每次看到阿金骑在阿黄的背上,阿福仔就叫阿金下来。阿金没有办法,只好下来,因为阿黄是阿福仔家的牛。阿金从牛背上跳下来的时候,总是很无奈地说:

“下来就下来,看你会不会骑?”阿金跳下了牛背也不走开,他站在旁边偷偷地看。只见阿福仔肥肥胖胖的身躯,在阿黄的大腿边,前蹭蹭,后攀攀,攀呀攀了老半天还是爬不上牛背。阿福仔这时候就拼命喊:“趴下!趴下!”想叫阿黄趴下来让他骑,阿黄根本不理会。阿福仔没办法,狠狠地骂一声“笨牛”就红着脸走开了。等阿福仔一走开,阿金又走过来,摸摸阿黄的肚子,拍拍阿黄的背,拉一拉绳子,左脚一蹬,右脚一跨,就骑上牛背了。他大喊一声“h6u”阿黄就向前走了。这些本事都是阿笋伯教给阿金的。

当阿笋伯听说阿黄藏身在他家的田地里,就带着阿金走进自己的菜田。果然看见阿黄卧在菜畦上,一口一口地吃着他家新种的菜苗。

阿黄一定是被鞭炮吓糊涂了,要不然阿笋伯训练过的牛,是不会去偷吃田里的农作物的。

阿笋伯慢慢地走向阿黄,在阿黄旁边蹲了下来,他拍拍阿黄的背,又摸摸阿黄的肚子。阿笋伯的嘴巴对着阿黄的左耳朵轻轻地说一声:“da·da!”阿黄就把头歪到左边来,阿笋伯对着阿黄的右耳朵轻轻说一声:“lie·Iie!”阿黄就把头歪向右边去。这时候阿金正在轻轻地抚摸着阿黄受伤的尾巴,阿金发现阿黄的尾巴上一丛深咖啡色漂亮的长毛已经烧焦不见了。

阿笋伯相信阿黄还是听得懂他的话,阿黄并没有被鞭炮吓糊涂。阿笋伯正在想办法把阿黄弄回去。他摸摸阿黄的头,轻轻拍着阿黄的背,大喊一声“hou”阿黄慢慢站了起来,任由阿笋伯牵着它走。P4-6

序言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首届亚洲华文儿童文学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在域外近距离感受华文儿童文学的生态状况。

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人,也作为童书出版人,老实说,我的感受颇为复杂。可以说是既亲切又有些失落。但仔细想想,也挺正常。他乡遇知音,异域听华语,同样的文字连着同样的血脉,当然亲切。失落者,从事华文写作的人数远不如想象多,毕竟不是在中国。

近距离的观察和思考,也有好处,那就是更有真实感和现场感。我感觉,域外的华文儿童文学大抵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各国各地区的华文儿童文学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水平较高,有的地方水平较低,有的地方儿童文学作家多,有的地方甚至找不出一位从事儿童文学写作的华文作家。二是有的国家不重视华文教育。由于不重视华文教育,导致阅读华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逐年减少。三是有的国家华文文学被边缘化,不重视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华文文学创作,以至不少不错的华文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只能自费印制。四是大部分国家的华文儿童文学作品十分零散,形成不了阵势,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我于是就想,何不尽己之力来助推一下华文儿童文学的发展?

数年之后,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我的这个想法获得了实现。这就是1999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书系”。由于是国内第一套华文儿童文学书系,当时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还比较难,我们的选稿区域也较为宽泛,除中国大陆外,使用华文创作的儿童文学都在遴选之列。台湾、香港地区的作家作品占了近一半。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文化大环境的日益改善、华文愈来愈为世人重视,以及我所供职出版社的快速发展,推出更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华文儿童文学书系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自然,要做就要做得更好,做得更有特色,做得更有品位。对于这套全新规划的书系,我们是充满期待的。我们期待它能更加全面地呈现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地域版图、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同时也更准确、更完美地展示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如今,这套历时三年多时间编辑的“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终于摆在了诸位的面前。

这套典藏书系作家作品的遴选地域范围框定为: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以外从事华文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作品。经反复遴选、比较、斟酌,我们最终确定了以下一些作家:木子、孙晴峰、林婷婷、阿浓、夏祖丽、程玮、王哗、江音、年红、爱薇。这些作家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瑞士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各有所长,有的专攻小说,有的专攻散文,有的专攻童话,有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行。所收作品的关注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当下生活,有的侧重内心世界,有的侧重地域文化,有的侧重族裔融合,有的侧重代际关系,有的侧重童年记忆,有的侧重风土人情,有的侧重幻想世界。作品的体裁涉及小说、童话、散文等。

自然,严格说来,海外华文作家由于所在国文化和自生的生存境况,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并不多,他们创作所涉及的面向往往都比较广泛。儿童文学只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创作的一个领域。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作为海外儿童文学创作的代表性存在。

书系所选作家自身的境况亦不尽相同,有的祖辈漂泊海外,在海外出生,在海外受教育,家族几代人都生活在海外;有的在国内出生,在国内受教育,近十几年定居至海外。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他们的心里都装着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华文。

他们用华文写作,用华文思考,用华文感知这个世界,用华文品味童年的无边魅力。可以说,华文是他们维系中华族裔根基的纽带。

这些侨居国外的作家,他们的语言环境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可能回到家里可以说说华语,有些可能一年半载没有机会用华语与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然而,他们却一直坚持着用母语写作,而且还写得那么好,很是让人感慨和骄傲。

也许,这就是华文的魅力和华文的力量吧。

华文是这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之一。用华文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福分。因为,这意味着你的作品有着数亿潜在人群的读者基础。没有什么比作品有更多的读者阅读而让人欣慰了。

祝福华文。

祝福华文儿童文学。

祝福坚持用华文为儿童进行写作的海外作家们。

于中国杭州青春坊

后记

我小时候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由于我的父母亲都是华侨,长年居住在新加坡,1933年我在新加坡出生。

母亲说,在我出生后一个月左右,母亲就把我送回福州乡下,由外祖母和外祖母的两个丫鬟(玉屏和桂英)共同抚养。

后来,玉屏和桂英先后出嫁了,我最亲密的伴侣就只剩下外祖母一人。

外祖母有心把我栽培成她心目中的淑女,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我拿针线做女红,我好像生来就不是很淑女的样貌,手里虽也拿着针穿着线,但我的一颗心,都在憧憬着屋外与野外的世界,我常常避开外祖母的视线往外跑,外祖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妇人,我往外跑,她撵不到,每每见她在我身后追赶了一小段路程就放弃了。

我跑出去,和农家的孩子在一起,跟着他们下到田里捡田螺,上山扒松针(可以作为灶间引火用的材料),成群结队去山野田里钓青蛙,也去枣树林里抓知了,借把镰刀割牧草。挤在孩子阵中拾稻穗,泡在浅水溪中捉螃蟹,我也非常爱听评书先生说书讲故事,或是庆典时去看野台戏,附近村庄若有老人病逝,这死人的尸体也很有看头……总之,这野、r头她忙得很,不会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什么针线活……

等到我哥哥也从南洋给送回来,兄妹的搭档就更有得瞧。我们常常和村童们到野外讨生活,这一出去,就要大半天,回来一定会有不少小小的收获。外祖母一看到这两兄妹终于回来了,先狠狠地骂一顿,然后把我们找来的许多怪东西弄给我们吃,有些是野菜和果实,有的是田鸡,有的是田螺、小鱼儿、小螃蟹等等应有尽有。加添一些可口的作料,不是普通的美味哩,第二天我们又偷偷地溜出去。这些往事,让我深信,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非常酷爱大自然中的事事物物。

可是,时代不断地变迁,今天的许多孩子,头脑虽然领受着文明的引导,身体反而被关进各种建材的大楼房,喜欢操作着种种新发明的电动玩具,这到底是祸还是福呢?

可以肯定的是,大自然不会主动走向我们,而是要我们人类去向他亲近。

我的故事多是以赤裸的大地为舞台,希望孩子们读过以后,能够多亲近自然大地,作者个人深信,喜爱关怀大自然的孩子,将来在他的心中一定会孕育出大爱。

书评(媒体评论)

《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的出版,呈现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国际视野,拓展了原创儿童文学的丰富样貌,从出版的角度,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和能量的延续和传承,同时也为世界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档案和鲜活的资料。

——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

书系所选作家自身的境况不尽相同,有的祖辈漂泊海外,在海外出生,在海外受教育,家族几代人都生活在海外;有的在国内出生,在国内受教育,是近十几年定居至海外。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他们的心里都装着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华文。

他们用华文写作,用华文思考,用华文感知这个世界,用华文品味童年的无边魅力,可以说,华文是他们维系中华族裔根基的纽带。

——儿童文学理论家、出版人孙建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黄的尾巴/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木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85165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4282615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