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总第103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的《上海鲁迅研究》第103辑,本辑聚焦“鲁迅与同时代人”,邀请海内外学者撰写相关文章。共收录“朝鲁迅同时代人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生平研究“等主题的研究论文共31篇,关注了鲁迅与其同时代的苏曼殊、江绍原、陈君葆等学者在学术以及生活中的交往,鲁迅早年对于地矿学的研究及其开创意义等。同时,本书还设有“史料辩证“”读书杂谈“”鲁迅作品灯下漫笔“等专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国内外近期新最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目录 鲁迅与苏曼殊的文学因缘——重审鲁迅留日时期的译诗 鲁迅影响在香港——陈君葆眼中的鲁迅 20世纪30年代的贵州左翼文化活动——从鲁迅日记中的段雪笙说起 江绍原未寄出的致鲁迅信及其周边 《芒种》受众与终刊的再探 鲁迅与无名木刻社 前期鲁迅笔下的“中国”语词论析——以《坟》为中心 临刑的唱戏者——从阿Q出发试论演义史观 论《沉默之塔》的文体特征与鲁迅在“开心话”栏目的创作 民国时期书评中的《呐喊》评价及其“经典化”过程再考察 跋涉于莽原的苦闷——“新性道德论争”前后作为编辑的鲁迅心境管窥 龙年谈鲁迅与地质古生物及其他 中国矿产志书的先行者——鲁迅与《中国矿产志》及其他 《鲁迅手稿全集》所收鲁迅《留日时期中文剪报》初探 鲁迅照的摄影者及摄影机构考(下篇:上海之一) 新发现林辰笔名三个及集外文六篇考释 《阿Q正传》续书小议 从吸收鲁迅精神营养进行创作到遭遇疑惑进行研究——《热风还在吹——鲁迅论丛》书序 我们看鲁迅,以及鲁迅的观看——读陈力君《鲁迅影像的历史与价值》所感 鲁迅反感甚或讨厌福建人? 因叙述而产生的研究 “鲁研会”,我们的家 纪念“无悔地闯过一个世纪”的曹艺先生115周年诞辰 回忆·访谈四则 鲁迅《铸剑》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 鲁迅文化实践与研究 汉字、典籍和古典文学——从鲁迅纪念馆《永乐大典》特展谈起 《永乐大典》的上海故事 当代大学生鲁迅经典认知调查研究 人物类纪念馆如何做好宣教工作——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程欣 革命类场馆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开发优质宣教项目 鲁迅与瀛寰图书公司共同举办的“德国作家版画展”相关情况查考 编后 《上海鲁迅研究》投稿须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总第10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上海鲁迅纪念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45529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