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海岱丝语 "一带一路"与山东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带一路”研究旨在挖掘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唤醒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和谐大同、拼搏奋斗的精神,打造当今“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本书是山东省围绕“一带一路”与山东这一领域进行的首次学术研讨成果汇编,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永波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先生、山东省文物局王守功先生等人的论文23篇,下编介绍山东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的概况。本书旨在借此发掘山东“一带一路”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增强山东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促进山东地区“一带一路”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目录 在"一带一路"与山东研讨会上的致辞(代序言) 前言 上编论文篇 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史前通道 ——黄渤海两岸史前文化交流与古族关系 "环黄海之路"的提出及其要义 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早期海洋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胶东滨海廊道早期形态初探 略论山东"海岱廊道"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庙岛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 论古代山东沿海居民的神仙信仰 山东昌乐所出土石雕胡人俑或为丝绸之路的佐证 临淄考古发现与中外文化交流 近年来青岛"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主要成果 铁门关与海北遗址 利津铁门关历史地理位置及相关问题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岱丝语 "一带一路"与山东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433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4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