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浅谈哲学(最简洁的哲学最智慧的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除了要解决生活中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几乎是人人都要思考和解答的,那就是:我们究竟是谁?为何会在这里?……要很好地回答这类问题,就要学习一些哲学知识,掌握一些哲学常识了。本书不是一部哲学方面的系统的理论教材,却是打开哲学之门的“敲门砖”。

内容推荐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追求智慧。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素统的世界观加以总结、升华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的、朴素的;而哲学并非人人都懂,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本书既有自然规律的探索、历史人物的剖析、社会之谜的解答,也有思想面纱的揭示;既有真的弘扬、善的启迪,也有美的追求;既放射着西方哲学大师的理性之光,也迸发着中国哲人的智慧火花。它把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活地联系起来,将哲学学习根植乇实际生活的土壤中,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深奥的哲学理论,轻松步入哲学的殿堂。无论是对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都可以从中汲取到知识和灵感,获得智慧和快乐。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希腊人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3

哲学家不是用复杂的方式去解决简单问题的疯子/6

哲学是思考和“讲道理”的艺术/10

哲学方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12

哲学帮助我们追问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意义/14

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源头/17

西方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20

中国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25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评看其哲学思想/29

第二章 哲学就是专门研究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35

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7

把哲学建立在数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42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44

柏拉图和他的“理念世界”/47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49

中国古人的阴阳五行说/51

老子之“道”的丰富内涵/53

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天人合一/57

“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建立/60

王守仁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63

黄宗羲对宇宙奥秘的探索/67

培根的“四假相说”的哲学观点/71

笛卡儿的第一条哲学原理/74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76

唯物主义者所揭示的意识的起源/78

意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80

第三章 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运动、空间和时间/87

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92

事物的意义是人根据自己生存的需要赋予的/94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97

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确实可靠的/102

过分相信感觉经验的墨子哲学/105

天赋观念的提出使科学成为可能/110

不可知论:“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116

庄子认为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118

苟子主张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121

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123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127

阿基里斯怎么会追不上龟/130

王阳明“格”竹为什么会失败/134

人们的多数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139

单凭书本知识是不能取得成功的/142

人的正确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45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149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152

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54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158

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160

第四章 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方法

善于思考才能获得智慧认识真理/167

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是科学的躯体/170

科学的比较和分类方法/174

用类比法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176

科学发现中的概率性推理/178

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归纳法/182

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演绎法/185

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地反映着自然/190

相辅相成的分析和综合法/193

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思维/196

第五章 逻辑规范人的思维,教人如何思考

逻辑就是教人如何思考的一门工具性的学问/203

如果在概念上出了问题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206

限制与概括都能使人们准确地使用概念/209

要全面、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213

直接推理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偏差/215

联言判断的各肢判断必须都真/219

在选言判断所提供的几种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一/222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27

二难推理的前件与后件之间有必然的依存关系/231

从同样的条件出发为什么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236

在思维中要努力避免自相矛盾的错误/240

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假的/243

诡辩能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246

悖论揭示了形式逻辑思维本身的局限性/252

第六章 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释人生问题

斯多亚派的宿命论哲学/259

孔子的大同与小康时代论/262

伊壁鸠鲁要人们学会过幸福生活/264

把对知识的追求看作是心灵的最高幸福/267

悲观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生就是痛苦/272

人类进化的目标是超人/275

美究竟在于客观还是在于主观/278

海德格尔这样追问存在的意义/283

萨特的“自由的人生哲学”/287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292

人类如何走向对自我认识的深化/297

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301

如何才能真正领略到人间崇高的幸福/305

试读章节

希腊人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

哲学的历史悠久,人们关于哲学的看法基本一致,但也存有不同的观点,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义也有多种版本。

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提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18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关于哲学的定义是: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设想的理想国里主持朝政的是一位精通哲学的国王——哲学王。虽然,这不乏幼稚,但它确实寄托了人类心底里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和自由。

世上有许多求取心灵自由的途径。有人拼命工作,以排遣寂寞,这是忘我的自由;有人散财消灾,有人乐善好施,这是克己的自由;有人沉醉于宗教,欲仙欲死不能自已,这是信仰的自由;而有人冷观世象,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是通过哲学的独立思考而获得的自主的自由。或许哲学的自由正是每一个希望理智地过一生的人所应追求的自由。

哲学为何能给人理智的自由?不是因为它是科学的。哲学并不是科学。科学研究的是具体事实的事理,它的对象是确定的,而结论也往往容易得到普遍的公认。例如,植物学家命名了一株植物,一般不会遭到异议;物理学的定律只要被实验和经验证实了,全世界都会承认和应用。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告诉你事实是怎样的,因为它给出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它不会告诉你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人的实践,它更不能告诉你该如何行动、如何有意义地过一生、如何求得存在的价值。科学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用它,它就是死的。只有被人翻阅利用,它才能活起来,才会成为人手中有力的工具,而掌握工具的人本身又受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驾驭。这些主宰人思维和行动的观点就是哲学和宗教所提供的。

哲学探究的是所有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的东西,例如:世界是什么组成的?人本质是什么?人类知识的基础是什么?人的价值的形上依托在哪里?……等等。

由于这些东西并非实在之物,因此哲学的结论总是无法通过经验去检验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有限的,有限的人以有限的经验和知识怎能证明无限的世界呢?所以,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哲学家都会得出不同的论断,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这样一来,哲学是否成了与宗教一样的主观臆断呢?话还不能这样说。宗教的历史比哲学要早,在还没学会逻辑地思考问题以前很久,人类就已经依靠宗教来满足自己心灵的追求了。宗教诉诸人的信仰,它将人求取人生意义的追求寄托在某种不可知的、冥冥然的东西上面,使人沉迷于神秘的心理体验中,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哲学却不同,它总是建筑在每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上,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先进的知识作为自己的材料,充分发挥理性的思考功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设定的对象,从而给出综合了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人生智慧。正是这种智慧给人平静、丰满的理智生活,因此可以说,哲学在智慧的基础上给人提供选择人生的自由。任何时代,相对于无限的时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了哲学,人就获得了掌握有限知识去为自己服务的主导权。哲学帮助人们运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解决一些人生难题。

所以我们不妨说,科学给人以知识、宗教给人以信仰,而哲学则给人以智慧。这种智慧指导你理解人类、知识的由来,认识世界的可能结构,为你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奠定理智和信念的基础。

正因为哲学是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希腊人会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千百年来,尽管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学说,给哲学下过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定义,然而,“爱智慧”这种意思始终包涵在哲学的理念里面。人高于动物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维、去改造世界和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人不满足于天赐的地位,他时刻想要征服自然,提高自我,因此他不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且还要扪心自问、深入反思,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自己,不断地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为人类的生存赋予崇高的意义。在这样做时,人就成了“智慧人”。

P3-5

序言

“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里是“爱”和“智慧”的意思,“哲学家”就是“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是“明智”的意思,“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明智的学问。

两千多年前,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有好奇心的缘故。他相信,人对于活着这件事非常惊讶,因此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些哲学性的问题。

一位哲人指出:我们都有义务研究哲学,解释自我的存在。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问一个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他的答案可能就是“一所理想的大学”;如果我们问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他的答案可能就是“一份收入丰厚而稳定的工作”。如果我们拿同样的问题问一个已经退休的人,那答案可能会是“健康的身体”了。

然而,当这些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是否还有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哲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除了要解决生活中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几乎是人人都要思考和解答的,那就是:我们究竟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要很好地回答这类问题,就要学习一些哲学知识,掌握一些哲学常识了。

哲学是开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最高花朵。它的许多道理都是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才提出来的。它的道理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理要抽象得多,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因此,许多人觉得它高深莫测,甚至感到神秘,认为普通人根本学不了哲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哲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确实是深奥的,但绝不是高深莫测的,更不是神秘的。

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宗教描绘的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它的内容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中一切现象都有规律可循,根本就不存在神秘的东西。实际上,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需要进行哲学思考的现象。深入浅出地谈谈哲学的问题,不仅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浅谈哲学》一书,既有自然规律的探索、历史人物的剖析、社会之谜的解答,也有思想面纱的揭示;既有真的弘扬、善的启迪,也有关的追求;既放射着西方哲学大师的理性之光,也进发着中国哲人的智慧火花。它把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活地联系起来,将哲学学习根植于实际生活的土壤中,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深奥的哲学理论,轻松步入哲学的殿堂。无论是对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都可以从中汲取到知识和灵感,获得智慧和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浅谈哲学(最简洁的哲学最智慧的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铁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3926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