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文化与诗学:理论阐释与批评话语实践 |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实践日渐与文化研究融合。文学研究走出只关注文学文本的审美意蕴,反思以艺术自律为文学核心问题的局限,尝试以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以跨学科的姿态创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范式。本书所辑论文便是作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立足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思考诗学问题,从诗学与文化的互释;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文艺批评实践等方面将文化理论诗学话语融合起来展开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 目录 001自序 001壹 诗学与文化的互释 002"诗穷而后工"诗学话语谱系的文化阐释 016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生命之思 023王国维的文化创伤及其在哲学与诗学中的话语表征 040"后理论"的文化反思与本质主义诗学的理论困境 059贰 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060文论"失语症":一个"话语事件"的理论反思 072"强制阐释"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合法性考察 090营造健康文艺氛围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113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32理查德·舒斯特曼如何阐释福柯的身体美学 153叁 文艺批评实践 154身份撕裂与文化选择——读贾平凹小说《极花》 163葛亮《朱雀》的历史书写与《北鸢》的文化想象 175"浅表化"叙事与价值立场的暧昧——读东西的小说《篡改的命》 180文学批评要站好自己的岗 183文艺精品论:中国当代文艺精品创作的理论导向与价值追求 189肆 书评与短论 190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论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 202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212在对话与融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发展——读杨建刚《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223审美治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转向 227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230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化与诗学:理论阐释与批评话语实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艳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313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4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