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丽影:英国画家笔下的晚清(晚清帝国的现场写真,照相般的历史记录,凝固在时间中
内容
编辑推荐
1.\t彩色印刷,尽可能还原作者绘画作品。其中的几幅作品曾在拍卖市场出现。
2.\t除作者40余张绘画作品,本书并收录刻有作者中文名字“李岱洛”的中式印章;当时的外务部发给作者的护照,上有作者的中文名字李德尔,以及作者到北京热河承德游历绘画的目的;慈禧太后特别“允准英画师进颐和园绘图”的照会,名字也是李德尔,规定了具体的进园时间。这些都是珍贵的史料。
3.\t作者本人对中国怀有深厚好感,其家族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其文字和画作都洋溢着他对中华山水和中国文明的深深敬意,书中每一章都可以作为一篇单独的游记品读和欣赏。
内容推荐
1907年,英国画家利德尔来华,此行目的是以写实手法描绘中国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使欧洲人不仅对这个国家和人民,而且对其文明及民众的艺术品味,有更高的评价。从香港、澳门、广州、上海、苏州、杭州,到天津、北京、山海关,他游历中国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都认真作画;蒙慈禧太后格外允准,他还在颐和园逗留并将其描绘下来。其严谨的写实主义画作,温暖的文字,留下了最接近原貌的清末形象,也成为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生动资料。
目录
描绘中国:画家的使命
第一章\t香港
初到香港印象
第二章\t新旧九龙
第一次作画
第三章\t澳门
葡萄牙旧殖民地和贾梅士的暂居之地
第四章\t广州—珠江
初到广州——广州城——珠江——当铺——船民——街景及逛街
第五章\t从城墙看广州
陵园——英国领事馆——广州的水及小镇上的第一次写生
第六章\t上海
到达吴淞——沿江而上——外滩——南京路——冒气泡的井——赫德爵士 离开中国
第七章 上海老城
城门与街道—— 新马路—— 老茶楼和它的传说—— 布头庙——绘画的困难——我的坐轿——警察的干扰——“你得有执照”——获得批准——我在中国商店和老茶楼前作画
第八章 上海(续)
驾车去龙华——寺庙——坟头喝茶——埋葬的陋习——鸦片——公开焚烧鸦片馆的烟具——戴枷的囚徒——一场冰雹
第九章 苏州与太湖
游艇——管家——沪宁铁路——在船上——好奇的村民—— 我对中国水路的初次印象——水车——穿过一个村庄
第十章 杭州
乘船去平湖、杭州等地——画平湖孔庙——买瓷器——神龟——贞节牌坊——朋友欲照相——去嘉兴——留声机
第十一章 杭州租界
到达杭州租界——蚊子——西湖——堤岸——小岛——灵隐寺——箫石
第十二章 杭州城
北门——梅医生 的医疗团和他的宝塔——山中骑马——买古董石狮——苦力的骚动——我的银币被偷了——夜——萤火虫甲壳虫与青蛙——画水牛
第十三章 告别杭州
友人告别——银行支票——扇铺——在城门画画——船工打人——路上的棺材——酷热——杭州城之夜——失火——告别杭州——大运河上——回上海
第十四章 日 本
假期——与中国比较
第十五章 北戴河
从日本返回—— 仆人的外衣—— 北行—— 威海卫—— 旅顺——秦皇岛——伞——到达北戴河——马车——驴——马鞍和缰绳——“调味瓶” ——洗澡——1900 年事件的标志——打暗枪——巨柳——村里的铁匠——暴雨和水灾——石头庙——郊区
第十六章 山海关
第一次目睹长城——日本军队摧残文物的行为——恶劣气候——洪水——铁路桥被冲走——旅馆里挤满了等候火车的旅客——骑驴上长城——长城的传说
第十七章 天津
离开山海关——到达天津——外国租界——白河——中式晚宴
第十八章 北京
晚上抵达——乘黄包车——拜访公使馆——申请赴热河的许可去那里的行宫中绘画——从内城墙看北京的粗略印象——皇宫景观——公使馆四合院——哈德门大街
第十九章 游北海
乘车去北海城门——蒙受接待——中国皇宫——建筑与装饰——青铜器皿——白色大理石灯笼——莲湖泛舟——皇帝的软禁室——九龙壁——白塔一瞥——御花园
第二十章 天坛
失望—— 不许去热河行宫绘画—— 天坛—— 进入天坛庭院——祈年殿——皇帝的斋宫——祭坛
第二十一章 雍和宫
描述——吵闹之屋——喇嘛弟子——一人的骚扰——与众和尚的友谊——露天礼拜——和尚的念珠——一堂绘画透视课—— 大佛——喇嘛的服饰
第二十二章 孔庙与国子监
石鼓——圣梯——国子监——琉璃牌坊——黄寺
第二十三章 十三陵与南口
旅行——舒适的旅店——骑驴去十三陵——第一牌楼——“圣墙”旁的巨石——毁坏的桥梁——大殿——陵寝——繁忙的交通——通往蒙古地区的门户
第二十四章 远观颐和园
未驯之马——五塔寺——路面交通——玉泉——白塔——鼓楼看北京——警察管制
第二十五章 获得敕令
第二十六章 颐和园
款待——住处和随从——首次周游颐和园——总体印象——大明湖——佛香阁——智慧海——铜亭——品牌楼——石舫—— 铜牛——绘画时的随从队列——奇寒
第二十七章 返回北京
皇帝和慈禧太后之死——令人焦虑的时刻——再见
书评(媒体评论)
因为记录者是外来人,从而对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天然地怀着某种好奇,对中国人无意识或不屑记录的内容的转述,到今天恰恰成为极为珍贵难得的史料。又因为近代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各地的山川风物和社会百态多已烟消云散,却被凝固在这些西方人的著述当中了。就像琥珀中的昆虫,历尽岁月,依然栩栩如生。它们不但是研究中外关系、中外文化的互动等方面的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还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方面的重要资料。
——学者、《亲历中国》主编 李国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丽影:英国画家笔下的晚清(晚清帝国的现场写真,照相般的历史记录,凝固在时间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利德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529240
开本 其他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30000
出版时间 2024-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