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教育法律的司法适用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援引教育法律的808件诉讼案件,考察了我国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整体状况及影响因素,并以《教师法》为例分析了司法如何促进立法,进而探讨了动态开放的互动型教育法律体系的建构方法和具体路径。本书深化了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学理研究,可以为公众和研究者了解中国教育法律的司法适用提供观察窗口,也可为司法机关提升教育案件审理质量以及立法部门有针对性地修改教育法律提供参考和素材。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价值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案例分析法 三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法理精义 第一节 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含义 一 适用主体:人民法院 二 指向对象:教育纠纷 三 适用规范:教育法律 四 适用前提:主动起诉 五 配套效果:附带释法 第二节 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法治价值 一 依法保障教育权益的需要 二 有效约束行政权力的要求 三 公正解决教育纠纷的保障 四 增强教育法律生命的关键 五 提升教育立法质量的抓手 第三节 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现实祛魅 一 教育纠纷属性影响教育法律适用 二 受案范围广度制约法律适用程度 三 教育立法质量左右教育法律援引 四 纠纷主体选择决定法律适用启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法律司法适用的法制基础 第一节 中国教育法律创制40年的回顾与反思 一 1980-2002年:教育法律的艰难创制及历史意义 二 2003年至今:社会发展与教育法律的修改完善 三 对教育法律创制的总结和反思 第二节 我国教育法律创制的宏观背景分析 一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加快完善市场经济” 二 主要矛盾:从“日益增长的上学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到“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 三 法治进程:从“恢复法制”走向“依法治国” 四 行政理念:从“简政放权”走向“依法行政” 五 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 六 维权意识:从“特别厌诉”走向“依法维权”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法治进程呼喚教育法律进行战略调整 一 建设完善市场经济呼唤教育法律尊重选择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教育法律的司法适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段斌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901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2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