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战国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杨宽著的《战国史》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是战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战国史的重要性 连年进行兼并战争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大变革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战国史对今后的深远影响 二 战国史料的整理和考订 战国主要史料的特点 《竹书纪年》和校正《史记》东方六国纪年的考订 合纵连横史料的去伪存真 乐毅破齐史料的去伪存真 《资治通鉴》所载乐毅破齐经过的虚假 载有战国史料的著作 战国史料的编年整理和考订 战国典章制度的分类编纂和考订 战国地理的考证和地图的编绘 考古发现的新史料 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冶铁鼓风炉的重大进步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铸铁铸造工艺的进步 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宝剑的制作 铁矿的开发 各国冶铁手工业地点 铁工具的广泛使用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堤防的普遍建筑 运河的开凿和水利工程的兴办 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土壤的分辨和田地的等级 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蚕桑事业的发展及麻的分布 漆园和果园的经营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荒地的开垦 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灌溉方法的改进 施肥技术的进步 农业产量的提高 一年两熟制的推广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本理论的产生 管理农业生产的政策 农业科学的兴起 第三章 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 青铜工艺技术的创造 …… 第四章 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第五章 战国前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 第六章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重要制度 第七章 七强并立的形势的战争规模的扩大 第八章 合纵、连横和兼并战争的变化 第九章 秦的统一 第十章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第十一章 战国时代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国时代文化的发展 附录一 战国郡表 附录二 战国封君表 附录三 战国大事年表 战国大事年表中有关年代的考订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战国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375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560000.0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31.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5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