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恐怖湖之谜/走近科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国云南省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湖泊,叫勐梭龙潭,它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据当地居民说,如果从龙潭边的大树上掉下一片树叶落到湖面上,都会有飞鸟飞下来把树叶衔走,大家可以想象勐梭龙潭的干净程度了。但勐梭龙潭漂亮归漂亮,当地人却对它议论纷纷,甚至达到了谈“湖”色变的地步,勐梭龙潭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会让人们如此恐怖呢?

《走进科学》同步书籍《恐怖湖之谜》为您揭晓!

内容推荐

本书为《走进科学》同步书籍《恐怖湖之谜》,本辑为您揭晓金身人像之谜,破解红纹石碑,破解藏字壁,窥视磨山诡道,探秘恐怖湖之谜,调查滇池“水怪”,寻找达里诺尔谜影,揭秘“变色怪坡”,跟随我们一同循声探源,寻找响石,寻找“我家井水‘发烧’了”的答案,畅饮千年古酒,探寻万年冰洞之谜……

目录

金身人像之谜

破解红纹石碑

破解藏字壁

磨山诡道

恐怖湖之谜

调查滇池“水怪”

达里诺尔谜影

揭秘“变色怪坡”

循声探源

响石

我家井水“发烧”了

千年古酒

万年冰洞之谜

天降“尿壶”

天降活鱼

火影寻踪

离奇火灾之谜

孽火疑云

奇怪的落井

暴雨下的达州

潮之祸

天价驴砂

烈火毒车

夜半惊魂

夜半心慌慌

试读章节

专家所说的定向反射指的是,一束入射到光滑平面上的光,其反射的方向和入射的方向是一致的,通常我们只有站在和入射角度一致的地方,才能看到物体的反射,高速路上的夜光漆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而之所以有的石碑没有显像,则是因为光反射的角度正好不在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对于专家的这种说法,又有村民提出了质疑。村民们说,他们所看到的墓碑上只有金像而没有墓碑上的字迹,这和专家的说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当新闻灯光源打在墓碑上时,墓碑上有人像,同时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楚,并且出现的人像没有左军山拍摄的照片上那样完整。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墓地时,发现墓地的附近摆放着几个正在雕刻的石碑。由于天气炎热干燥,新石碑上刮起大量的粉尘。记者突然想到,会不会是这些灰尘被风吹到了石碑上,因而造成光的反射不明显呢?当天晚上,记者把祖师爷的墓碑用清水洗干净,这时再转换新闻灯的角度,终于看到祖师爷墓前出现了完整的头像。

钱小陵主任解释说:“这就是浇湿的作用,实际上这个反射是水的表面在反射,水表面反射掩盖了它原来的凹凸不平的那个局部。”

为了进一步再现照片上的景象,记者把曾经出现金色人像的墓碑全都冲洗了一次。经过清水的冲刷和记者不断耐心的调换角度,十年前的现象又回到了大家的眼前。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自然现象会让人们这样关注,并且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说来呢?对此,左军山是这样说的:“如果没有梅花拳,就不会有为这个墓碑显像的事发生的各种纷纷扰扰,因为我听说在其他的村庄也曾出现这样的事,却从来没有传得这样神秘。”

至此,困扰了后马庄村民十多年的金身人像的秘密终于揭开。虽然事实证明并非祖师爷“显灵”,但这并不妨碍梅花拳这门传统的功夫代代相传,相反,后人们会因为对邹宏义的敬仰,而将它发扬光大。

说起来,一件很玄妙很奇特的事情,可能结果就这么简单。正因为有了漫反射这种光学现象在其中发挥作用,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人们就会感觉到墓碑上有金身人像的存在。不仅如此,这个墓碑的设计也是形成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之一。这个墓碑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呈现出入像的墓碑在漆了黑漆的部分上面,有一个灵牌的设计,而这个设计本身也是带漆的,但它的周围部分却不带漆,所以在反光的情况之下,它的周围却不产生反光,而恰恰在上端这个像灵牌一样的东西就形成了看起来像脑袋的图案,而如果没有这个部分的话,大家可能也就想不到它是金身人像了。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影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峨冠博带,身上穿的是很漂亮很豪华的袍服,从远处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人穿着袍服坐在那里一样。

也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春节期间有灯光反射,农村里也有灯,也会出现反光,可是为什么十年之间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呢?专家说过,这种现象只有在碑体非常干净,漆表面没有任何灰尘的时候才会出现,经过了春节那段时间之后,人们不点那么多灯了,自然也就没有反光的条件了,而一年之后再过春节时,经过这一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墓碑上布满了灰尘,因而也不能反光。之前记者做实验的条件也是要先用水清洗一遍,把墓碑擦干净了,才能够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如此一来,这个困扰了当地十年的问题终于水落石出了,从此,张先生再也不用没事就从县城回到自己过去的家,带人去祭拜这个所谓的神灵了。

当然,通过祭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这种行为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千万不要说这是因为有所谓的金身人像显灵,这是违反自然科学的。生活中也许有很多事情,我们单靠科学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角度去仔细地分析它,并最终解释它的。P7-8

序言

我们眼中的科学(序)

在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眼中,科学,就是实验室中、显微镜下DNA双螺旋结构那种常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组合。而在2005年年初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滩,在那些刚刚从海啸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中,科学,就是他们找寻亲人的唯一希望。在这场吞噬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生命的灾难过后,无数的人在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中乞问,我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还活着吗?于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在散发着臭气的已经不能辨认的尸体上,科学家们小心地提取着可以确认身份的DNA样本,也提取着无数人的泪水与安慰。在这一刻,科学,就是希望的代名词。

在普通公众的眼中,一株雄花退化、不能自我授粉的水稻,就是一株废稻一不能繁殖的水稻能干什么用呢!而在当年只有30岁出头的袁隆平眼中,这样的一株“废稻”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宝贝。因为科学告诉他,只有拥有这样一系雄性不育稻,才能不断地通过杂交,集中优势品种的优势基因,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稻产量。于是,在同行的怀疑中,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他坚持下来。在每一个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使他自信、勇敢,成就了一个“东方魔稻”的现代神话,为解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刻,科学,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在一个血液科医生的眼中,科学,就是这样一条严谨的定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有六个位点吻合。而对处于生死边缘,必须依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一位青岛父亲来说,这条定律对于他就意味着死亡。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他的生命只能在家人的痛苦煎熬中等待消逝。然而,科学的严谨不等于冷酷,现实的困境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三点配型移植的方法。尽管这是一场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但正是它得以让17岁的女儿在最后一刻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同样温暖的血液流淌在父亲与女儿的体内,在这一刻,父亲布满泪水的脸和女儿灿烂的笑容都告诉我们,科学,是如此的富有感情。

在100多年前人们的眼中,麋鹿一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四不像”的动物,是可以被随便打死,然后贩卖骨头以捞取大量银子的牲畜:于是,这种珍贵的动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消失。而在动物学家的眼中,麋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一种珍稀动物,是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100年后,人们历尽艰辛,把它们重新引回到中国大地。我们曾经让太多的生灵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科学告诉我们,它们是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平等的一份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麋鹿在属于它们的领地中自由地驰骋,在这一刻,科学,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

科学,研究星体之间无色无形的引力;

科学,寻找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小病菌;

科学,探索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沧海桑田;

科学,捕捉我们视而不见的点滴瞬间;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

然而,在媒体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劫后重生时脸上的笑容,就是揭破谜底后畅快淋漓的心情,就是克服人生困难中无坚不摧的勇气。

科学,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恐怖湖之谜/走近科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走近科学栏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37314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0
17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