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烈火吞噬的革命情境建构 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构境论映像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先锋艺术实践运动——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研究论著。作者将情境主义置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构式之中,在占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历史形成,特别是影响其生成的重要先锋实践进行了批判性的探究,并对情境主义国际理论构序和实践塑形中最重要的核心范式——景观、情境建构、整体都市主义、漂移和异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书语言生动、图文并茂,问题线索清晰,是了解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入门读物。 目录 序 第一章 列斐伏尔与“日常生活批判转折” 第二章 激进的波希米亚:作为艺术先锋的字母主义 第三章 德波与诗意革命的字母主义国际 第四章 革命的约恩:眼镜蛇与想象包豪斯 第五章 《冬宴》: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德波 第六章 情境主义国际不是什么:先锋艺术实践的历史逻辑 第七章 思考布莱希特:被动的景观与革命的情境建构 第八章 建构革命情境:反对景观拜物教的思想旗帜 第九章 情境主义国际的风风雨雨 第十章 情境建构的诗性瞬间与列斐伏尔的革命浪漫主义 第十一章 被资本殖民的资产阶级日常生活 第十二章 整体都市主义:重构被金钱化的微观心理氛围 第十三章 心理地理学、革命的游戏与漂移 第十四章 异轨:革命的话语“剽窃” 第十五章 景观:表象背后隐性认同的霸权关系 结语 红色的终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字母主义国际宣言》 二、《眼镜蛇运动宣言》 三、《想象包豪斯的形成》 四、《关于文化革命的提纲》 五、《阿姆斯特丹宣言》 六、《情境主义国际宣言》 七、《关于定义革命规划同一体的纲要》 八、《一月宣言》 九、红色五月风暴标语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烈火吞噬的革命情境建构 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构境论映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一兵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4273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05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1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