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指责的博弈:政府活动中的游辞巧饰、官僚主义和自我保护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中,指责和避责是政治和组织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本书论述了避责如何形塑政府工作和公共服务。作者认为,指责并不总是不好的,事实上反而有助于明确责任。作者在本书中检验了不同类别的避责,分析了避责的范围和,追踪了避责的主要形式如何在表象活动、组织架构和标准制定中呈现出来,并评估了避责行为的结果。本书探讨了复杂机构的内部作业,有助于读者理解避责如何能够提升现代治理、管理和组织设计。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现代政府。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政府行政中的指责、功绩与信任 第一章 邀功、避责和消极偏见 震惊的态度和可观察的绩效:关于现代治理的三个困惑 解开谜团的钥匙?指责的世界的逻辑 邀功与避责:消极偏见 作为手艺和科学的避责行为 避责的三种策略 深化分析 第二章 指责的博弈的参与者:深入避责的世界 引言:避责的四个世界 一把手的世界:避责峰会 一线的世界:基层视角 “三明治中间的肉”:中间对两头 其余人士 结语 第二部分 避责:三种基本策略 第三章 编演策略:赢得争论、划清界限、转换话题和保持低调 编演、编演、编演…… 编演策略的类型 赢得争论 划清界限:忏悔时间 转移话题:掩盖坏消息、改变议程 保持低调:保密、“躲猫猫”、幕后操纵、清除信使 避责的编演策略的适用范围与局限 第四章 代理策略:亲自指挥还是委托,选择还是继承? 避责的代理策略:组织设计的逻辑 代理策略的类型 授权:避责的关键? 转移目标的方法 伙伴关系结构:通过分担责任和组织复杂性来避责 市场化政府:通过非人为力量避责 避责的代理策略的适用范围与局限 第五章 规程或操作策略 “如果你管不好自己,那就小心点” 规程或操作策略的一些形式 因循守旧:照本宣科 从众:法不责众 个体化:指责操作者、使用者或受害者 自禁:说“不”就行了 避责的规程策略的适用范围与局限 第六章 指责的世界的制度动力:一个全新的免责时代? 引言:箭头还是圆圈? 编演策略的发展:驾驭媒体还是疲于奔命? 代理的发展与授权:增长、下降还是持平? 政策发展:走向过度防御? 整体视角 第三部分 生活在避责的世界 第七章 避责策略的混合与搭配 导言:排序与组合的问题 将编演策略、代理策略和规程策略联系起来:避责行动的联合方式 统合长期的避责策略:寻找完美的免责“保护层” 结论 第八章 民主、善治与避责 重述:理解避责的工程和架构 避责策略:不断改进的防御技术,还是希望战胜了经验? 无论是否有效,追求避责能否发挥积极作用? 避责的消极作用 平衡点在哪里?好的避责与坏的避责 对错误的避责行为采取补救措施?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指责的博弈:政府活动中的游辞巧饰、官僚主义和自我保护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 克里斯托弗·胡德、杨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23607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