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科技掠夺行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资深调查记者畅销书《51区》作者普利策奖候选人经典著作“回形针行动”亲历者访谈大量政府档案首度披露调查性报道和历史类作品中的扛鼎之作波士顿环球报年度非虚构图书一个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掩藏70余年的阴谋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优选的知识产权盗窃一次突破科技伦理底线出卖灵魂的浮士德式交易 内容推荐 第三帝国分崩离析,盟军情报人员缴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利品包括纳粹科学家及其对火箭和生化武器的研究。在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美国政府官员将这些人描述为“被选中的、罕见的头脑,我们需要利用他们的源源不断的智力生产力”,并且美国要确保这些智力战利品不会落入苏联手中。1945年5月,由美国政府发动的一个名为“回形针行动”的无头怪即将浮出水面。“回形针行动”招揽了1600多名纳粹科学家。安妮·雅各布森通过采访几十位“回形针”家庭成员、同事和审讯者,查阅纳粹直属后裔提供的档案文件和美国政府内部的机密文件,全景式再现了“回形针行动”这一人类历史上优选规模的科技掠夺行动。雅各布森在文中深入讲述了21位在太空军事,生物化学等领域,助美国登上世界科技之巅的纳粹科学家的战后生活,曝光了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窃取多国知识产权,实现技术垄断,发动舆论战、科技战,甚至商业战争谋求世界霸权的绝密历史。在《科技掠夺行动》中,雅各布森不仅揭开了美国政府小心翼翼掩藏70余年的邪恶秘密,还撕开了美式霸权阴影下充满谎言和欺骗的虚伪面具。 目录 第一部分第三帝国的遗产 第1章溃不成军的战争机器 搜寻病毒专家遗落的文件 V-2火箭让整个欧洲陷入恐慌 “水泥墓穴里一群可悲的老鼠” 第2章盟军瓜分占领区 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优选的化工厂 波兰戴赫福斯:塔崩生产基地 与美军谈判的筹码:V-2机密 第3章“战利品行动”情报角逐 争夺纳粹科学研究成果 波恩大学马桶里的“奥森伯格名单” 出逃格陵兰岛计划 第4章废墟下的实验室和研究所 纳粹生物武器工厂 超音速风洞和航空研究中心 比芥子气更恐怖的毒剂 逃出柏林,解放达豪集中营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技掠夺行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安妮·雅各布森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77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74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097.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