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化学 第2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共15章。前11章介绍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平衡、各种典型类型的反应、配位化合物、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12~15章介绍了与化学密切相关的一些交叉学科及化学在其中的应用。各章末都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练习。书末附录中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化学数据并附有元素周期表。
本书可供高等教育院校师生教学使用。
目录
绪论/001
第1章气体和溶液/004
学习要求/004
1.1气体/004
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004
1.1.2道尔顿分压定律/005
1.2溶液/006
1.2.1分散系/006
1.2.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007
1.2.3稀溶液的通性/008
1.3胶体溶液/013
1.3.1分散度和比表面/013
1.3.2表面能/013
1.3.3胶团的结构/014
1.3.4胶体溶液的性质/014
1.3.5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015
1.4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017
1.4.1高分子溶液/017
1.4.2乳状液/017
思考题/018
习题/019
第2章化学热力学初步/021
学习要求/021
2.1基本概念和术语/022
2.1.1系统和环境/022
2.1.2状态和状态函数/022
2.1.3过程与途径/023
2.1.4功和热/023
2.1.5热力学能/024
2.1.6热力学第一定律/024
2.2热化学/025
2.2.1恒容反应热/025
2.2.2恒压反应热/025
2.2.3化学反应进度/026
2.2.4标准摩尔反应焓变ΔrHm/027
2.2.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028
2.2.6盖斯定律/029
2.2.7标准摩尔反应焓变ΔrHm的计算/030
2.3化学反应的自发方向/032
2.3.1熵/033
2.3.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034
2.3.3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ΔfGm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035
2.3.4ΔrG与温度的关系/035
思考题/037
习题/038
第3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040
学习要求/040
3.1化学平衡/040
3.1.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040
3.1.2化学平衡常数/041
3.1.3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043
3.1.4化学反应等温式/043
3.1.5化学平衡的移动/045
3.1.6多重平衡规则/049
3.2化学反应速率/051
3.2.1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表示法/052
3.2.2化学反应的机理/053
3.2.3简单反应级数的反应/055
3.2.4反应速率理论/057
3.2.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059
思考题/061
习题/062
第4章酸碱平衡/064
学习要求/064
4.1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平衡/064
4.1.1酸、碱与酸碱反应的实质/065
4.1.2酸碱平衡与酸、碱的相对强度/068
4.2影响酸碱解离的主要因素/073
4.2.1稀释定律/073
4.2.2同离子效应/074
4.2.3盐效应/075
4.2.4温度的影响/075
4.3酸碱平衡中组分分布及浓度计算/076
4.3.1酸度、初始浓度、平衡浓度与物料等衡/076
4.3.2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077
4.3.3组分平衡浓度计算的基本方法/079
4.4溶液酸度的计算/080
4.4.1质子条件式的确定/081
4.4.2一元弱酸(碱)溶液酸度的计算/082
4.4.3两性物质溶液酸度的计算/084
4.4.4其他酸碱体系pH的计算/086
4.5溶液酸度的控制——酸碱缓冲溶液/087
4.5.1酸碱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087
4.5.2缓冲能力与缓冲范围/088
4.5.3酸碱缓冲溶液的分类及选择/089
4.5.4缓冲溶液的计算与配制/089
思考题/090
习题/091
第5章氧化还原反应/092
学习要求/092
5.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092
5.1.1氧化值/092
5.1.2氧化还原反应/093
5.2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094
5.3电极电势/094
5.3.1原电池/094
5.3.2电极电势/096
5.3.3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098
5.3.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099
5.4电极电势的应用/103
5.4.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103
5.4.2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03
5.4.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04
5.4.4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106
5.4.5计算其他反应平衡常数和pH值/108
5.5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109
5.5.1元素电势图/109
5.5.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110
5.6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11
5.6.1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11
5.6.2消毒与灭菌/111
5.6.3氧化还原反应与土壤肥力/112
思考题/112
习题/112
第6章沉淀-溶解平衡/115
学习要求/115
6.1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115
6.1.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115
6.1.2溶度积常数、溶解度及两者间的相互换算/116
6.1.3溶度积原理/117
6.2沉淀的生成/117
6.2.1沉淀的生成条件/117
6.2.2沉淀的接近程度/118
6.3沉淀的溶解/119
6.3.1生成弱电解质使沉淀溶解/119
6.3.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120
6.3.3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120
6.4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121
6.4.1分步沉淀/121
6.4.2沉淀的转化/122
思考题/123
习题/123
第7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125
学习要求/125
7.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126
7.1.1配合物的定义/126
7.1.2配合物的组成/126
7.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和类型/128
7.2.1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及命名/128
7.2.2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29
7.2.3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130
7.3配位解离平衡/132
7.3.1配位平衡常数/132
7.3.2配位平衡的移动/135
7.4螯合物及其特点/139
7.4.1乙二胺四乙酸及其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140
7.4.2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特点/141
7.4.3配位反应的接近程度及其影响因素/142
7.5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146
7.5.1配合物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147
7.5.2配合物的解毒作用/147
7.5.3配合物的治癌作用/147
思考题/148
习题/148
第8章定量分析及数据处理/150
学习要求/150
8.1分析化学概述/150
8.2分析化学的方法/150
8.2.1化学分析法/151
8.2.2仪器分析法/151
8.3定量分析过程/152
8.4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152
8.4.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152
8.4.2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52
8.5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53
8.5.1误差的分类/153
8.5.2误差的表示方法/153
8.5.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156
8.6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57
8.6.1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157
8.6.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159
8.6.3可疑值的数据取舍/160
8.6.4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160
思考题/161
习题/161
第9章滴定分析法/163
学习要求/163
9.1滴定分析法概论/163
9.1.1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类/163
9.1.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64
9.1.3基准物和标准溶液/164
9.1.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165
9.2酸碱滴定法/167
9.2.1酸碱指示剂/167
9.2.2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170
9.2.3酸碱滴定应用示例/175
9.2.4滴定分析法的共性/176
9.3氧化还原滴定法/177
9.3.1基本原理/177
9.3.2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180
9.3.3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183
9.3.4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83
9.4配位滴定分析/185
9.4.1基本原理/185
9.4.2配位滴定的应用/188
9.5沉淀滴定法/189
9.5.1基本原理/189
9.5.2常见几种沉淀滴定法/190
思考题/192
习题/192
第10章物质结构基础/195
学习要求/195
10.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95
10.1.1原子的组成/195
10.1.2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特征/196
10.1.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201
10.2多电子原子结构/205
10.2.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205
10.2.2核外电子排布规则/206
10.2.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08
10.2.4原子性质的周期性/209
10.3化学键理论/213
10.3.1离子键理论/213
10.3.2现代共价键理论/214
10.3.3分子轨道理论/219
10.3.4杂化轨道理论/221
10.3.5配合物的价键理论/225
10.3.6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6
10.4共价型物质的晶体/227
10.4.1晶体的类型/227
10.4.2金属晶体/228
10.4.3分子晶体/230
10.5离子型晶体/234
10.5.1离子晶体/234
10.5.2离子极化作用/236
10.6多键型晶体/237
思考题/237
习题/239
第11章元素化学/242
学习要求/242
11.1元素概述/242
11.1.1元素的分布/242
11.1.2元素的分类/243
11.2s区元素/245
11.2.1s区元素的通性/245
11.2.2s区的重要元素及化合物/245
11.3p区元素/247
11.3.1p区元素的通性/247
11.3.2p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247
11.4d区元素/254
11.4.1d区元素的通性/254
11.4.2d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255
11.5ds区元素/258
11.5.1ds区元素的通性/258
11.5.2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260
11.6f区元素/261
11.6.1镧系元素的通性/261
11.6.2镧系重要元素及化合物/264
11.6.3锕系元素的通性/265
11.6.4锕系重要元素及化合物/266
思考题/266
习题/269
第12章化学与生命科学/269
学习要求/269
12.1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269
12.2生命的物质基础/270
12.2.1糖/270
12.2.2蛋白质/270
12.2.3核酸/273
12.3分子遗传学的化学基础/276
12.4化学对基因工程的贡献/278
12.4.1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279
12.4.2应用/280
思考题/282
第13章化学与材料/283
学习要求/283
13.1引言/283
13.1.1材料的发展历史/283
13.1.2材料的分类/284
13.2金属与合金/285
13.2.1合金的结构类型/285
13.2.2几种重要的合金材料/286
13.3无机非金属材料/287
13.3.1陶瓷材料/287
13.3.2建筑材料/289
13.3.3几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90
13.4高分子材料/291
13.4.1通用高分子材料/291
13.4.2高分子复合材料/293
思考题/293
第14章化学与环境/294
学习要求/294
14.1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294
14.1.1酸雨(大气酸沉降)/294
14.1.2臭氧层空洞/296
14.1.3温室效应/297
14.2保护水环境/298
14.2.1污水产生的原因/298
14.2.2污水的危害/299
14.2.3防治污水的措施与建议/300
14.3垃圾——摆错了地方的财富/300
14.3.1垃圾的成分及分类/300
14.3.2垃圾的危害/301
14.3.3垃圾的处理/301
14.3.4综合性废物管理/302
思考题/303
第15章绿色化学/304
学习要求/304
15.1绿色化学导论/304
15.1.1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304
15.1.2绿色化学定义/306
15.1.3绿色化学的内容/306
15.1.4绿色化学应遵循的原则/308
15.2新技术在绿色化学的应用/312
15.2.1生物技术/312
15.2.2膜技术/312
15.2.3超临界流体技术/313
15.2.4微波和超声波技术/313
15.3绿色化学的展望/314
15.3.1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314
15.3.2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策略/315
思考题/315
附录/316
附录Ⅰ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316
附录Ⅱ基本物理常量和本书使用的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317
附录Ⅲ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318
附录Ⅳ一些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25℃)/330
附录Ⅴ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333
附录Ⅵ溶度积常数(18~25℃)/338
附录Ⅶ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40
附录Ⅷ条件电极电势/344
参考文献/3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化学 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邱萍,黄鹏程,李东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408488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2
装订
字数 582000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