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原来这么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善增读经系列》的第四本(前三本分别是《还吾老子》、《老子还真注译》、《老子走近青年》),是作者构筑中的《还吾论语》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项目。由从《论语》中遴选出的为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十余条名言入手,颠覆旧注,作出新解。是一部深入浅出,又不乏真知灼见的高水准的学术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沈善增继颠覆《庄子》、《老子》旧注的《还吾庄子》、《还吾老子》之后一部颠覆《论语》旧注的新著。它选取了《论语》中脍炙人口、而又遭受两千多年严重曲解误读的十一章及相关章句进行甄读。

若对一章旧注颠覆,已是惊世骇俗的大事件,何况是对十一章旧注的颠覆!何况由此引出了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的重新认识,对先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轴心时代的语境的重新认识!

阅读本书,可能是亲身参与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一场翻夭覆地的变革。

目录

出版前言

开场白

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孥而时习之”章句甄读

亲者严,一大难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句甄读

为民争个辩护权

——“父为子隐”章句甄读

中国式的宗教情感

——“敬鬼神而远之”章句甄读

两条礼教路线

——“文质彬彬”章句甄读

孔子要正什么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章句甄读

交友之道

——“无友不如己者”章句甄读

 有德才有和善外交

——“夷狄之有君”章句甄读

这才是食文化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章句甄读

领导准则

——“民可使由之”章句甄读

大气的驾车人

——“吾执御矣”章句甄读

附录:“和其光,同其尘”新解

试读章节

《韩非子》中援引的李兑辅助赵惠文王饿死主父赵武灵王的故事,可以说完全是赵武灵王咎由白取。

本来,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十五岁接位,就面临魏、楚、秦、燕、齐五国以参加他父亲赵肃侯会葬之名,各派万名锐师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全凭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予以化解。此后,他大胆改革,胡服骑射,消灭了中山国,使赵国土地连成一片,成为战国初期中原最强大的国家,在国内也有很高的威望。但就因为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大错误,结果导致了他的悲惨下场。

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是韩国国君的女儿,是赵肃侯生前定下的政治婚姻,在赵武灵王在位第五年(公元前321年),他二十岁上完婚。韩夫人为他生了公子章,被立为太子,也是孔武有力,英勇善战,不足十五岁时,就在攻伐中山国的战役中指挥中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后又多次随赵武灵王出征,深得赵武灵王的喜欢。但韩夫人死后,赵武灵王又于公元前310年,他三十一岁上,得到了大臣吴广的女儿孟姚,与他梦中见到的美丽少女十分想象,因此非常宠爱,封为夫人,国人称之为“吴娃”。可惜九年后吴娃就生病死了,死前请求把自己的儿子赵何立为太子,赵武灵王答应了。那时,公子章十八九岁,赵何才八、九岁。但过了两年,赵武灵王就传位给赵何,这就是赵惠文王,让自己登基时的辅政大臣肥义为相,兼任赵何的师傅,把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全部交由赵何负责,自号主父(就是太上王),专心赵国的战争事务。他主外,儿子赵何主内,这个构想,似乎与胡服骑射一样很有创意,也含有如果自己在战争中阵亡,赵国政局不至于发生动乱的考虑在。但因为他当初废长立幼完全是出于私情,所以他以后在处理赵何与公子章的关系上就一着错,着着错。他废了公子章的太子后,封他为安阳君。在传位给赵何后,为了弥补,赵武灵王经常和公子章住在一起,衣食住行均命人准备两份,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赵王何的几乎一样。这样,就给人公子章可能东山再起的感觉,朝中的许多大臣们见此便暗中与公子章来往,而公子章的相田不礼更是鼓动公子章夺回本该属于他的王位。而赵武灵王不仅没有制止公子章的行动,反而去向肥义提出,打算把代郡封给公子章,让他也称王。代郡相当于赵国一半国土,这样等于把赵国一分为二了,所以肥义断然拒绝了赵武灵王。公子章、田不礼见请封不成,就积极策划谋杀赵何的政变。肥义觉得事态严重,就布置李兑等人反政变。结果,公子章发动政变,肥义以自己的牺牲来赢得反政变的胜机。李兑等人冲入宫中,杀了公子章、田不礼,把其余人都赶出宫中,把沙丘宫团团围困了三个月,将主父活活饿死在宫中。虽然谁也没有动手杀死赵武灵王,但谁都知道赵武灵王是死在他儿子赵何的手中。然而,正因为赵武灵王一错再错,最后有怂恿公子章发动政变之嫌,所以赵国大臣和国民并不因此唾弃赵惠文王。赵惠文王还是比较有作为的国君,在他在位期间,赵国是列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如果是赵何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阴谋杀害了父亲和哥哥,那么,他在前决不能得到肥义这样的老臣的舍命相帮,以后也不能有蔺相如、廉颇、乐毅这样的贤人辅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比韩非子的权势术硬得多的道理。赵武灵王在最后落得孤家寡人的悲惨下场,也与他以为凭自己的聪明,可以为所欲为,使自己的意志通行于天下的错误观念分不开的。

《韩非子》里还常提到的晋献公的宠妃骊姬勾结优施谗杀太子申生的故事,晋献公也是罪魁祸首。晋献公生性淫荡,早年和父亲武公的小妾齐姜私通,生下儿子申生,接位后就封齐姜为夫人,立申生为太子。但到他接位的第五年(公元前672年),征伐骊戎,骊戎国君把两个女儿骊姬与少姬献给晋献公,姐妹俩美貌非常,深得晋献公的欢心。本来齐姜死后,已立贾君为夫人,为了博取骊姬的欢心,不顾占卜所现的凶兆,晋献公断然改立骊姬为夫人。到他在位十二年(公元前665年)时,骊姬生下儿子奚齐,晋献公就想废掉申生的太子位,改立奚齐做太子。骊姬看出晋献公的心思,就贿赂勾结晋献公的宠幸大夫梁五和东关五(当时人称“二五”),向晋献公进言。晋献公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说,“曲沃是我们先祖宗庙之所在,而蒲城边临秦国,屈城边临翟国,不派我的儿子去镇守,我不放心。”他就以此理由,派太子申生去镇守曲沃,公子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守蒲城,公子夷吾(后来的晋惠公)守屈城,他自己和骊姬、奚齐居住在都城绛。晋国人由此知道申生的太子位子恐怕保不住了。后来,晋献公又对骊姬明确说了他要废长立幼的想法,但那时骊姬觉得时机尚未成熟,而且太子申生贤能孝悌,又屡立战功,深受群臣百姓拥戴,所以她哭着推辞,甚至说:“您一定要这样做,那我就自杀。”骊姬表面上这样表态,暗地里却是和优施勾结起来,加紧谋划怎么除掉太子申生。

到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乘晋献公出猎之际,骊姬派人去对太子申生说,你父亲梦见你母亲齐姜,你快在曲沃祭奠你母亲。太子申生举行祭礼后,派人把胙肉给晋献公送来。骊姬乘晋献公还没回来,在肉里下了毒。晋献公回来后,见到胙肉,正要食用,骊姬拦住,说,这胙肉从远处送来,应该先试一下。先祭地,一点胙肉倒在地上,泥土立刻隆了起来。喂狗吃,狗就死了。骊姬还让侍从的小臣吃,小臣也当场死亡。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这样残忍哪!对自己的父亲也想杀害,取而代之,何况他人?而且您已经老了,朝不保夕,他还等不及了要下手杀害。”她又对晋献公说:“太子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是因为您宠爱我和奚齐。我愿意母子到其他国家去避祸,或者早早自杀,不要让我们母子成为太子刀下的鱼肉。当初您想废掉太子,我还埋怨您,到今天,我真是自作自受!”晋献公下令去抓太子申生,太子申生逃奔新城,晋献公更加相信太子申生要害死他,怒不可遏,就把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杀了。有人对太子申生说:“这药肯定是骊姬下的,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护,说明真相呢?”太子申生说:“我父亲已经老了,没有骊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如果辩白,他会迁怒骊姬,这不行。”又有人对他说:“那你可以投奔他国。”他说:“蒙上这样的恶名,谁能接纳我呢?我还是自杀吧。”太子申生自杀后,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来朝见晋献公。有人来报告骊姬,说两位公子都怨恨骊姬陷害杀死了太子。骊姬害怕了,就抢先向晋献公进谗说:“申生在胙肉里下毒,两公子是知道的。”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听到这消息,就不辞而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守城。晋献公更加怀疑两个儿子与申生案有牵连,到第二年,就派兵去讨伐。重耳从蒲城逃到翟国去,夷吾坚守在屈城(一年后屈城被攻破,夷吾出奔梁国)。到公元前651年,也就是申生死后五年,晋献公死了。尽管他死前把辅助奚齐的重任委托给了大臣荀息,荀息也表示誓死不负此重托,但因为晋献公、骊姬等人倒行逆施,尽失人心,所以,就在晋献公治丧期间,大臣里克杀了奚齐。荀息本来要为奚齐殉死,有人对他说,还不如立奚齐的弟弟、骊姬妹妹少姬的儿子悼子为君,全力辅助他,也算是没有辜负晋献公的重托。荀息觉得有理,就立悼子而葬献公,但一个月后,里克又把悼子杀了,荀息也实现诺言,随之而死。从此,晋国开始了十多年的内乱,直到晋文公即位,政局才恢复安定。

回顾这一动乱的过程,与晋献公错误的政治观念是密切有关的。他把国家政权当作他的私人财产,活着的时候,用这权力来满足个人的贪欲,死了以后,想给谁就给谁。他即位之初,封齐姜为夫人,立申生为太子,其实已经是凭个人喜好,舍长立幼,公子重耳在晋献公接位时已经二十一岁,比申生大好多。而他纳宠骊姬以后,又要废申生而立奚齐,如果申生或者重耳像赵何一样不买账,那么,祸乱可能等不到晋献公咽气以后才发生,他的下场可能比赵武灵王更惨。

P39-43

序言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善增读经系列》的第四本(前三本分别是《还吾老子》、《老子还真注译》、《老子走近青年》),是作者构筑中的《还吾论语》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项目。

如作者沈善增的《还吾庄子》、《还吾老子》一样,本书是其继颠覆《庄子》、《老子》旧注以后的一部颠覆《论语》旧注的力作。它用深入浅出的串讲形式,选取了《论语》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而又被作者认为遭受两千多年严重误读的十一段章句,进行了详细甄读。它们包括:“学而时习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父为子隐”、“敬鬼神而远之”、“文质彬彬”、“名不正则言不顺”、“无友不如己者”、“夷狄之有君”、“食不厌精”、“民可使由之”、“吾执御矣”等。通过甄读,颠覆旧注,同时引出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包括深入探讨了孔子的教育观、政治观、法制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交友观、外交观等;阐述了孔子创立的“师文化”与他的民本立场、民主理念在构建中国人的深层人格,在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历史、文化、人脉未曾断裂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人类未来健康发展的伟大意义。对造成《论语》误读的原因也多有涉及和分析。

作者由此认为,“就反孔来说,如果反的是由皇权专制塑造出来的精神偶像孔圣人,批的是注出来的伪孔子,是完全正当的,完全必要的。但若到今天,还执著于造出来的孔圣人、注出来的伪孔子就是真实的孔子,拒绝以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重新研究、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孔子,那就不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之嫌了。”所以,“今天的尊孔,已不同于历史上的尊孔,是通过‘五四’反孔的否定之否定的尊孔。尊的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人文精神。因此,今天的尊孔派可能与历史上的尊孔派有很多观点与价值取向的分歧,而与‘五四’的反孔派倒有更多共同语言。”应该说这也是本书出版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本书完成以后,作者又撰写《“和其光,同其尘”新解》一文,考虑到此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理论的阐释,与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作为附录收入本书,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原来这么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善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7553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