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兴利与牧民 清末劝业道的建制与运作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清季朝廷用度浩繁,财源枯竭,振兴实业、发展交通成为朝野内外广辟财源、挽救王朝统治的重要取径。直省劝业道应运而生。本书聚焦清季大变局,将劝业道的发展演变置于社会激烈变动的整体下考察,廓清了清季财政困局和绅商权势崛起,督抚实业、交通行政管理权膨胀与劝业道创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清末民初直省实业、交通行政机构沿革的轨迹,展示了劝业道建制和运作与人事、政情、权限划分之间的复杂面相,揭示了劝业道在王朝官制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议设劝业道 第一节 商战败局与求变 第二节 筹饷之本:甲午庚子间农工商矿各局初兴 第三节 农工商矿各局的勃兴及其影响 第四节 先“司”后“道” 第二章 朝廷望“速”与整体行“迟” 第一节 赶设劝业道 第二节 速定规制使有所遵 第三节 朝廷督催与成效 第四节 新旧制交替过渡 第三章 选任与考核 第一节 外补抑或内简 第二节 为缺择人与为人择缺 第三节 升转与考核 第四章 机构与属员 第一节 劝业公所的建置及运作 第二节 添设劝业员:绅权的利与控 第五章 一官摄两政:权限划分与调整 第一节 “两姑之间难为妇”:劝业道之隶属 第二节 实业、交通行政权限纠葛及划分 第三节 劝业道与其他司道的行政关系 第四节 辅助与监督:劝业道、督抚与谘议局的关系 第五节 劝业察吏:督察考核厅州县实业、交通事务 第六章 兴天下利牧兴利民 第一节 裕民富国调查先行 第二节 主次缓急统筹规划 第三节 严抓源头管控过程 第四节 奖励扶持保商恤商 第五节 树立模范开通风气 第六节 量权而为推广交通 第七章 民国改元变与不变 第一节 逃亡与职守的抉择 第二节 新制多面纷呈 第三节 由纷乱到划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季各省劝业相关人员名录 附录二 清季劝业道传略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兴利与牧民 清末劝业道的建制与运作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鸿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947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92000 |
| 出版时间 | 2022-04-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91.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