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思想录(10胡适先生到底怎样)
内容
编辑推荐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这本《胡适思想录(10胡适先生到底怎样)》是“胡适思想录”系列第10册。

内容推荐

这本《胡适思想录(10胡适先生到底怎样)》是“胡适思想录”系列第10册。

《胡适思想录(10胡适先生到底怎样)》收录了《蔡元培与北京教育界》;《苏俄外交史上的又一页及其教训》;《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为学生运动进一言》;《敬告宋哲元先生》等作品。

目录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1

胡适先生到底怎样/13

蔡元培与北京教育界/15

一年了!/17

一师毒案感言/18

胡适启事(二则)/2l

刘熙关于《爱国运动与求学》的来信附言/23

这回为本校脱离教育部事抗议的始末/25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31

中日提携,答客问/35

纪念“五四”/37

杂碎录(一)/45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48

又大一岁了/52

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56

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60

略答陶希圣先生/64

沉默的忍受/66

答陈序经先生/69

平绥路旅行小记/7l

苏俄外交史上的又一页及其教训/78

政制改革的大路/80

国联的抬头/89

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96

敬告日本国民/99

再记国联的抬头/103

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109

华北问题/112

冀察时局的收拾/114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117

再论学生运动/121

我们要求外交公开/124

编辑后记/127

再论外交文件的公开/145

东京的兵变/148

《洛加诺公约》的撕毁/152

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155

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159

《独立评论》的四周年/163

国联还可以抬头/166

敬告宋哲元先生/170

亲者所痛,仇者所快!/172

《新青年》重印题辞/175

编辑后记/176

中日问题的现阶段/191

读经平议/193

伦敦的英、日谈判/197

再谈谈宪政/199

冀察平津举办“国大”选举/202

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204

编辑后记/207

中国和日本的西化/217

“五四”的第二十八周年/224

眼前“两个世界”的明朗化/228

青年人的苦闷/231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235

援助与自助/239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241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244

容忍与自由/249

试读章节

出游了五个星期,回家又得了流行感冒,在床上睡了五六天。在病榻上得着《大公报》催促星期论文的通告,只好把这一个多月的报纸杂志寻出来翻看一遍,看看有什么材料和“灵感”。一大堆旧报里,最使我感觉兴趣的是一班朋友在三四十天里发表的讨论“民主与独裁”的许多文章。其中我读到的有吴景超先生的《中国的政制问题》(12月30日《大公报》星期论文,《独立评论》一三四号转载);张熙若先生的《独裁与国难》(1月13日《大公报》星期论文);陶孟和先生的《民治与独裁》(《国闻周报》新年号);陈之迈先生和陶希圣先生的两篇《民主与独裁》(《独立评论》一三六号);丁文江先生的《再论民治与独裁》(1月20日《大公报》星期论文,《独立评论》一三七号转载)。我现在把我读了这些文字以后的几点感想写出来,虽然是旧事重提,但在我个人看来,这个讨论了一年多的老题目,这回经过了这几位学者的分析,——尤其是吴景超、陈之迈两先生的清楚明锐的分析,——已可算是得着了一点新的意义了。

吴景超先生把这个问题分成三方面:(一)中国现在行的是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事实问题。(二)我们愿意要有一种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三)怎样可以做到我们愿望的政制?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他的结论是:在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政治是一党独裁的政治,而在这一党独裁的政治中,少数的领袖占有很大的势力”。在价值问题上,“中国的知识阶级多数是偏向民主政治的,就是国民党在理论上,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在技术问题上,他以为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还未完备,但“大部分是可以教育的方式完成的”。

陈之迈先生的六千多字的长文,他的主要论点是:“被治者用和平的方法来产生及推倒(更换)统治者,这是民主政治的神髓,抓住了这层便有了民主政治”。所以他指出汗蒋感电说的“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不取决于武力”正是民主政治的根本。所以他的结论是:

我个人则以为中国目前的现状,理论上,实际上都应该把“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而不取决于武力”,因此绝对没有瞎着眼去学人家独裁的道理。……同时我们对于民主政治,不可陈叉太高,太重理想,而着眼于把它的根本一把抓住;对于现存的带民主色彩的制度,如目前的国民党全代会.能代表一部分应有选权的人民,并能产生稍为类似内阁制的政府,应认为是一种进步。对……宪草里规定的国民大会,则应努力使它成功。

我对于陈之迈先生的主张,可以说是完全同意。他颇嫌我把民主政治看得太容易,太幼稚。其实我的本意正是和他一样,要人“对于民主政治不可陈义太高,太重理想”,所以我说民主宪政只是一种幼稚的政治,最适宜于训练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民族。许多太崇尚民主政治的人.只因为把民主宪政看作太高不可攀的“理智的政治”了,所以不承认我们能试行民治,所以主张必须有一个过渡的时期,或是训政,或是开明专制,或是独裁,这真是王荆公的诗说的“扰扰堕轮回,只缘疑这个”了!

陈之迈先生劝我们对于现有的一切稍带民主色彩的制度应该认为是一种进步,都应该努力使它成功。这个意见最可以补充吴景超先生所谓“技术问题”一项。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教人人都进幼稚园,从幼稚园里淘练到进中学大学。陈之迈先生虽然不赞成我的民治幼稚观,他的劝告却正是劝人进幼稚园的办法。这个看法是富有历史眼光的,是很正确的历史看法。陶希圣先生也说:“现行的党治,在党外的人已经看着是独裁.在党内还有人以为算不得独裁。”陈之迈先生从历史演变的立场去看,老实承认国民党的现行制度还是一种“带民主色彩的制度”;固然(如陶希圣先生说的)“即令按照《建国大纲》召开国民大会,那个誓行三民主义的县民代表会议也与多党议会不同”,虽然如此,陈之迈先生也愿意承认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我们应该努力使它成功,为什么呢?因为这都是走民主政治的路线:这都是“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而不取决于武力”的途径。  陶希圣先生说:“胡适之先生主张的民主政治,很显然的是议会政治。”关于这一点,我在这里要声明:我所主张的议会是很有伸缩的余地的:从民元的临时参议院,到将来普选产生的国会,——凡是代表全国的各个区域,象征一个统一国家,做全国的各个部分与中央政府的合法维系,而有权可以用和平的方法来转移政权的,都不违反我想象中的议会。我们有历史眼光的人,当然不妄想“把在英美实行而有成效的民主政治硬搬到中国来”,但是我们当然也不轻视一切逐渐走向民主政治的尝试与练习。

陶希圣先生又说:“如果以议会政治论和国民党相争,国民党内没有人能够同意。”我们现在也可以很明白地告诉陶先生和国民党的朋友:我们现在并不愿意“以议会政治论和国民党相争”,因为依我们的看法,国民党的“法源”,《建国大纲》的第十四条和二十四条都是一种议会政治论。所以新宪草规定的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省参议会,县议会等,都是议会政治的几种方式。国民党如果不推翻孙中山先生的遗教。迟早总得走上民主宪政的路。而在这样走上民主宪政的过程中,国民党是可以得着党外关心国事的人的好意的赞助的。

反过来说,我们恐怕,今日有许多求治过急的人的梦想领袖独裁,是不但不能得着党外的同情,还可以引起党内的破裂与内讧的。宪政有中山先生的遗教作根据,是无法隐讳的;独裁的政制如果实现,将来必有人抬出中山遗教来做“护法”“救党”的运动。求统一而反致分裂,求救国难而反增加国家的危机,古人说的“欲速则不达”的名言是不可不使我们三思熟虑的。

所以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计,无论党内或党外的人,都应该平心静气考虑一条最低限度的共同信仰,大略如陈之迈先生指出的路线,即是汪蒋两先生感电提出的“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而不取决于武力”的坦坦大路。党内的人应该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尊重党内重要领袖的公开宣言,大家努力促进宪政的成功;党外的人也应该明白中山先生手创的政党是以民主宪政为最高理想的,大家都应该承认眼前一切“带民主色彩的制度”(如新宪法草案之类),都是实现民主宪政的历史步骤.都是一种进步的努力,都值得我们的诚意的赞助使它早日实现的。P31-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思想录(10胡适先生到底怎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7172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