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梅兰芳学刊 第4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馆配;京剧及梅兰芳研究者、爱好者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19年10月24、25日,梅兰芳纪念馆在北京主办的“梅兰芳与戏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合集,共收录论文近30篇,约40万字,图片约50幅。内容聚焦于梅兰芳戏曲文献的发掘、考证,梅兰芳表演艺术与形象塑造,梅兰芳海外演出的舆论批评以及相关戏曲剧目的源流考辨等,其中,有的文章是以梅兰芳缀玉轩所藏珍稀抄本为对象进行的考证和研究。论文的作者或为京剧学界知名专家,或为很好的青年学者,这些研究和论文体现了学界**的研究成果。 目录 再论20世纪前期文人日记中的梅兰芳 《鞠部丛谈》和《鞠部丛谈校补》中关于梅兰芳的史实平议 有关梅兰芳俄文文献的发掘与存在问题 梅兰芳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利用 梅兰芳与汉剧之史实与意义 梅兰芳逝世后首次大型纪念展的珍贵史料 梅兰芳及其家族与昆剧《十五贯》的渊源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版本考辨 从《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看梅兰芳戏曲文物文献收藏及其表演艺术探索 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移步”与“不换形”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梅兰芳唱腔特征工程研究初探 张恨水对梅兰芳的三次报道和评论 中国戏曲:从被动挨批到重建自信——以1925年《申报》关于梅兰芳出洋讨论为考察对象 梅兰芳在1930年的纽约 梅兰芳初期至沪演出及广告研究 梅兰芳与都市文化浅析——从《申报·梅讯》建构的梅兰芳形象谈起 李斐叔之于梅兰芳 舞台之外:书信往来中的梅兰芳人物关系图考——以《梅兰芳往来书信集》为注脚 梅兰芳所藏昆曲抄本《佳期》和《惊梦》疏证 梅兰芳纪念馆藏抄本《涂蜜计》考述 文字、器物、田野:戏曲研究的三重证据 戏曲古籍整理的成绩、问题与路向 晚明清初小说新品类对文人传奇戏曲叙事开创的影响 清代宫廷戏曲文献与演剧研究:成果与展望 戏画拾遗 清中叶文人剧舞蹈艺术探析 古本与通行本:魏良辅曲律的版本源流 传统道情艺术的文学与文化意义——以环县道情为中心 消费的抵抗与生产——视觉文化转向中的戏曲传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 《梅兰芳学刊》征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梅兰芳学刊 第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祯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98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418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21.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