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讲的是一种思想理念,是城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本书内容包括钱学森先生有关山水城市论述的4篇文章,以及1983年12月至2007年11月,时间持续长达24年之久,钱学森先生与众多专家学者互相讨论、切磋山水城市命题的信札340余封,其中钱学森亲自书写的书信多达153封。本书凝聚着钱学森先生在研究建筑科学,特别是山水城市问题方面倾注的宝贵心血,并使得建筑科学不论从深度上或广度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风景园林师、城市管理人员,旅游工作者等学习参考。
| 图书 |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山水城市"讲的是一种思想理念,是城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本书内容包括钱学森先生有关山水城市论述的4篇文章,以及1983年12月至2007年11月,时间持续长达24年之久,钱学森先生与众多专家学者互相讨论、切磋山水城市命题的信札340余封,其中钱学森亲自书写的书信多达153封。本书凝聚着钱学森先生在研究建筑科学,特别是山水城市问题方面倾注的宝贵心血,并使得建筑科学不论从深度上或广度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风景园林师、城市管理人员,旅游工作者等学习参考。 目录 序 周干峙 导言 钱学森与山水城巿 鲍世行 论文篇 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钱学森 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 钱学森 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 钱学森 哲学·建筑·民主——钱学森会见鲍世行、顾孟潮、吴小亚时讲的一些意见 1983年12月26日致《文汇报》理论部 (不能再在《文汇报》刊登这篇稿子) 1984年1月6日致吴翼 (关于感谢整理发言稿) 1984年1月6日致《城市规划》编辑部 (关于同意将"公园"改为"宫苑") 1984年11月21日致《新建筑》编辑部 (为了2000年我想到的两件事) 1986年10月4日致张在元 (关于我想的城市学) 1988年12月8日致郑孝燮 (关于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 1989年10月23日致《灾害学》编辑部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鲍世行,吴宇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211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560000 |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