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网络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学生。 内容推荐 本书系中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精选文集,收录了有关文化多样性与网络时代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论文24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网络时代,文化多样性情况下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实践、方法和相关理论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坛是以民间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以延传学术根脉之雄心、突破学术困局之大志,建树学术功绩之热情为目的。其宗旨为:学科规范、问题意识、深度研究、人文关怀。论坛文集的出版是对青年论文的总结,全面梳理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精神传统和学术追求。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民俗,更好的发挥论坛会议的精神。 目录 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主题论文 生生活事件的媒介呈现与生活事件研究的民俗学介入 网络时代民间文学的界定与特征——以晋江文学城“鬼月鬼话”活动为例 是“交流”还是“认同”——谈技术中的民俗 自媒体与民间歌谣的复兴 网络文学中的神话重述——以丽端的《神殇》系列为例 “关公”何以战“秦琼”:从英雄召唤类电子游戏说起 “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 从蛮夷想象到妖魔建构——晚清西人食人传说初探 为了学问和事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俗调查的多样实践及其意义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联结 二十四节气在琉球的传播与演变 民众日常交流实践中的个人叙事研究 清代河北地区火神庙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探析 九天玄女:作为信仰符号的伴生策略 “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 圣王与神灵:宋金元时代的汤王形象及其演变 从原生样态到汉文改造——论“另类”阿凡提的显扬与隐没 附1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附2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委名单(以姓氏拼音为序)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新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95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3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92-53,I207.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