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像传播视野下的苏州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我们这一代人虽然被当时的人们羡称为“天之骄子”“时代宠儿”,但我们自个儿内心十分清楚,我们就如同一群刚刚从沙漠之中艰难跌打滚爬出来的孩子,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近乎如饥似渴!有人说:在没有文学的年代里做着文学的梦,其灵魂是苍白的;在没有书籍的环境中爱上了读书,其精神是饥渴的。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饥渴而苍白的年代中度过的,平时除了翻了又翻的几本连环画和看了又看的几部老电影,实在没有太多的文化新奇。走进大学校园之后,图书馆这一被誉为“知识海洋”的建筑物便成为我们这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且那段生活和学习的时光也永远定格为美好的记忆!即便是现在,偶尔翻及当初留下的数千张读书卡片,我内心深处仍没有丝毫的艰辛和苦楚,而唯有一种浓浓的自豪与甜蜜的回忆!
如果说大学图书馆(更准确地说是数以万计的藏书)是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代读书人汲取“知识”和涵养“文化”的物态载体,那么,伴随着改革开放在华夏大地上曾经涌起的一股强劲的“文化热”,则是我们这代人成长经历中无法抹去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以李泽厚、庞朴、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展开了批评研究,另一方面对西方优选思想文化进行学习借鉴,从而引导了文化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如何全面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那股“文化热”,这是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工作。而作为一名大学学术管理者,我特别注意的是这股热潮所引致的一个客观结果,那就是追求精神浪漫已然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风尚,而这种精神浪漫蕴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和价值理性指向。其实,这种对人文主义呼唤或回归的精神追求并不只是当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影像传播与苏州文化形象建构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影像传播与苏州文化形象建构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第一章 故事式传播:电影艺术中的“怀旧苏州”
第一节 电影中“怀旧苏州”的视觉重构
第二节 故事式传播与“怀旧苏州”的认同机制
第三节 电影艺术建构城市形象的媒介反思
第二章 植入式传播:荧屏世界中的“时尚苏州”
第一节 电视剧中“时尚苏州”的元素融合
第二节 植入式传播与“时尚苏州”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电视剧建构城市形象的媒介反思
第三章 符号式传播:纪录影像中的“诗意苏州”
第一节 纪录片中“诗意苏州”的空间建构
第二节 符号式传播与“诗意苏州”的视听重组
第三节 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的媒介反思
第四章 流动式传播:宣传片中的“自在苏州”
第一节 宣传片中“自在苏州”的表达策略
第二节 流动式传播与“自在苏州”的物质载体
第三节 宣传片建构城市形象的媒介反思
第五章 拼贴式传播:短视频时代的“活力苏州”
第一节 短视频中“活力苏州”的多维显现
第二节 拼贴式传播与“活力苏州”的个体实践
第三节 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媒介反思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像传播视野下的苏州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志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241909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13000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7.53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