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摩梭仁者—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油米村东巴口述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摩梭人东巴文化系列之一,是一本口述史(此外还有一本文化志、一本影像志),也是目前可见的专享一本东巴口述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有着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在离云南丽江大约300公里的宁蒗山区,古老的摩梭村落油米村,传承着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东巴文化,村民用有别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智慧、信仰民俗独立于世。油米村被群山环绕,遥远而神秘,因偏居一隅,至2009年通电,2019年通网,2020年通路,此前进村只能徒步或乘骡马。因此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东巴文化、摩梭民俗的原貌,目前油米村尚有9位东巴,一年仍举行400余场宗教和民俗仪式,这样活化的文化遗产,几乎是硕果仅存。由于这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作者的带领下,本书基于数年调研,用人类学口述史的形式对村里的几位东巴、侠武(东巴的助手)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宗教仪式、社会交往等进行了抢救性记录(目前两位侠武已经离世)。东巴是东巴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的智者和神职人员,也是其文化遗存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文化包括艺术、历史、哲学、天文学,自成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纳西和摩梭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这些民族的智者深居山野,守护着传统乡村和那里的生活智慧,口述史记录的是平淡故事,而呈现的是文化和影像背后生动的人。东巴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者,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信仰力量,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明的多元传统和生命力。 目录 导言自我的凝视 仪式:村民生活教育的课堂 拜师:传习东巴文化的形态 目光:见证彼此生命的意义 杨多吉扎实东巴 大孙子要承担东巴的责任 外公生拉硬扯让我学东巴 成丁礼后悄悄的拜师仪式 比一百年还漫长的十年 为老东巴做的三次超度 儿孙的降生与母亲的离世 我收徒弟的心像水一样软 因东巴文化而结缘的学者 东巴文化的宇宙观与宗旨 石玛宁东巴 被父母安排做家族东巴传人 传承民族文化才算真正的男子汉 成丁意味着为家里分担责任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摩梭仁者—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油米村东巴口述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庆忠,宋一青,杨多吉扎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76131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85.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