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是一名遍览古今文献的本草使者,也是丝绸之路上行走交流饮食文化的使者,三十多年来积累了许多人们不知的香料常识,胡椒、丁香、孜然、豆蔻、茴香、芥末、荜拨、胡卢巴等,域外异邦引进的香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药草资源,而且在烹饪上混合各种香料远不止“十三香”,其研究内容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既勾起了人们的食欲,占据了民众记忆的一席之地,又寻找着科学的道理,餐桌上的饭菜重构出一个独特的文化世界。岁月变迁使饮食做法有着变化,但食料保存着传统影子,藏匿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以“史前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161 种食材,考察了其历史起源、传入时间和路径、接受程度,以及在现今餐饮业中的使用方式。本书在呈现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在餐饮工作中的逸闻趣事,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以及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立体的美食形象,既能激起人们对美食的遐想,又能循着历史与科学,重构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世界。 目录 序一 葛承雍 序二 高启安 序三 爱德华·君度(Edouard Cointreau) 序四 吉尔·布拉卡尔(Gilles Bragard) 序五 武斌 序六 赵珩 序七 刘华杰 自序 前言 上篇 史前丝绸之路 沙漠之舟——骆驼 后“来”者居上——小麦 以大为美——羊 高原之谷——大麦 衣食兼用—— 八月断壶——瓠瓜 温良恭顺——牛 银蹄白踏烟——马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龙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91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2-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