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系列外国文学名著,译者均为国内知名翻译家,不乏李玉民、郑克鲁、陈筱卿、宋兆霖等名家译作。译文水平堪称国内一流。由俄罗斯契诃夫所著、朱宪生翻译的这本《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精)》采用国外进口特种纸做内封,色彩还原度极高的无光铜做护封,国内顶级精装流水线装订。是您送礼、收藏、阅读之首选。本书内文纸采用进口加厚纸张印刷,颜色适中,保护视力。印刷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此外,书中配有若干幅名家插画,读来赏心悦目。

内容推荐

由俄罗斯契诃夫所著、朱宪生翻译的这本《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精)》收入了《变色龙》《风波》《万卡》《套中人》等契诃夫最为经典的短篇小说。所收入的这些小说都是具有很高艺术成就,不仅是作家的代表作,也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文学的杰作。契诃夫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真实、朴素、幽默。他把文体的简朴和语言的洗练看作是艺术的最高标准。他的作品取材于平凡的生活,表现的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内容深邃,文笔精练,形象鲜明,语调舒缓,读者在掩卷之余,总有余味无穷之感。

目录

小官吏之死

嫁妆

胖子和瘦子

变色龙

凶犯

厨娘娶亲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哀伤

苦恼

风波

爱情

巫婆

歌女

丈夫

磨坊外

万卡

第六病室

带阁楼的房子

套中人

瞌睡

农 

醋栗

约内奇

试读章节

我平生见过的房子太多了,有大有小,有砖砌的,也有木头盖的,还有新旧不一的,但有一座房子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却特别深刻。它并不是什么豪宅,其实就是一座小房子而已。它很小,只有一个小小的楼梯和三个窗子,极像一个戴包发帽的矮小、驼背的老太婆。墙是白色的,屋顶上盖着瓦,还有一个泥灰斑驳的烟囱。整座房子掩映在房主的祖父和曾祖父们栽种的桑树、槐树、杨树的绿荫中,如站在树荫之外,便无法看见这座房子。不过,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并没有妨碍它成为城里的建筑之一。它宽阔的院子与其他绿树成荫的院落一道连成了一排,成为了莫斯科街道的一部分。不过从来没有人驾车经过这条街,行人也很稀少。

小房子的护窗板总是紧闭着:住在里面的人不需要光线,光线对他们没什么用处。窗户也从来没有被打开过,因为房子里的人不喜欢新鲜空气。那些长年生活在桑树、槐树和牛蒡中的人,对自然界是麻木的。上帝只给予了那些在别墅里住的人以理解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其余的人对它则茫然不知。不过,人们向来就不珍惜那些数量太多的东西。俗话说得好,“一日.拥有,不足珍惜”,甚至有时一旦拥有了,就开始讨厌所拥有的东西了。房子的四周可以说是人间的天堂,绿树成荫,鸟雀成群。可房子里面呢?唉!夏天又热又闷。到了冬天,就像澡堂一样,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散发着煤球的气味。这房子整个让人觉得无聊、寂寞……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造访了这问小房子:受房子的主人契卡玛索夫上校的委托,去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我对这次探访记忆犹新,甚至想忘都忘不了。

请您设想一下:当您从前堂走进客厅时,一个矮小、虚胖、四十岁上下的女人用恐惧和好奇的目光盯着您。就凭您是个“陌生人”,是个“年轻力壮”的客人,就足以让她感到异常惊讶和害怕了。您的手里既没拿锤子,也没拿斧头或枪,还友好地向她微笑,可她还是以惊恐的神色来迎接您。

“很荣幸也很高兴见到您,请问您是?”这位上了年纪的女人用颤抖的声音问您,不过您肯定知道,她就是女主人契卡玛索娃。

于是,您便进行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此行的目的。恐惧和惊奇是没有了,马上被尖细而高兴的“啊”声和兴奋的眼神所取代。这“啊”声仿佛有回声似的,从前堂传到大厅,从大厅传到客厅,又从客厅传到厨房……就这样一直传到了地下室。很快,整座房子都弥漫着声调不同的、兴奋的“啊”声。您在客厅那张柔软、暖和的大沙发上落座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听见莫斯科所有的大街上都有人发出这种“啊”声。

房间里散发着驱虫粉和新羊皮靴的气味。羊皮靴用小布巾包着,被放在我身边的椅子上。窗台上放着天竺葵花,还挂着薄纱裙。一群肥硕的苍蝇在抹布上爬来爬去。墙上有一幅主教的油画像,镜框一角的玻璃已经裂开了。主教旁边依次挂着先辈们的肖像,他们的脸都呈柠檬色。桌上摆着织针、一团毛线和一只尚未织完的袜子。地板上放着一些裁剪用的纸样和一件织工精细的黑色女上衣。隔壁房问里有两个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老太婆正从地板上拾起裁衣用的纸样和画笔……

“对不起,我们家实在是太乱了!”契卡玛索娃说道。

契卡玛索娃一边跟我说话,一边难为情地斜视着房门,门后的老太婆们一直在收拣着纸样。似乎连房门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时而开一条缝,时而又关上。

“喂、你有什么事?”契卡玛索娃朝门外问道。

“父亲从库尔斯克寄给我的那个领结在哪儿?”门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哎呀。玛丽娅。你怎么能……哎呀,你怎么可以……我们家现在有外人呢。……你去问问露凯丽娅吧……”

“瞧我们的法语说得多地道啊!”我似乎从契卡玛索娃那双由于得意而光彩熠熠的眼里听到了这样一句话。

房门很快被打开了,我看见一个瘦高的少女,十八九岁,穿着一件黄色腰带的薄纱连衣裙。我现在还记得,裙子的腰带上挂着一把珍珠母色的扇子。她进来后,向我问了声好。她那高高的、镶着几颗青春痘的鼻子泛起了红晕,然后从鼻子红到了眼帘,最后红到两颊。

“我女儿!”契卡玛索娃像唱歌似的说道,“玛涅琪卡。这个年轻人是……”

我作了自我介绍,并对如此之多的裁剪纸样表示了惊讶。母女俩乖下了眼帘。(P5-P7)

序言

译者序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出生于俄国罗斯托夫省塔干罗格市。他的祖先是农奴。直到1841年,他的祖父才以三千五百卢布的赎金换取了本人及家属的人身自由。他曾经这样说:“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早在1844年,他的父亲便来到塔干罗格市做店员。十多年之后,他自己开起了一个杂货铺,后因经营不善于1876年破产。为了躲债,他悄悄地前往莫斯科谋生。接着,一家人相继迁居莫斯科,只留下契诃夫一人在塔干罗格市完成中学的学业。他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1879年,契诃夫进了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他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契诃夫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常常以安多沙·契洪特等笔名向一些无聊的幽默杂志(如《蜻蜓》、《断片》)投稿。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他写下了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其中很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笑料和趣事,只有少数作品是比较优秀的,如《小官吏之死》、《胜利者的胜利》、《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等。当时他迫于生计和缺乏经验,只求速成和多产。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对待创作。此后,他创作出《万卡》、《苦恼》、《瞌睡》等优秀作品,表现了作家对穷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从1886年起,他开始正式用安东·契诃夫的笔名发表作品。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契诃夫创作的早期。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是契诃夫创作的中期,即他世界观和创作的转型期。1888年,他创作了著名中篇小说《草原》。作品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大自然,反映了农民的命运,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差不多是在同一时期创作的《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则对小市民伪善、爱慕虚荣的庸俗习气进行了批评和嘲弄。1888年10月,契诃夫获“普希金奖”,在文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声望。这时,他出版了五部短篇小说集:《梅尔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颜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他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认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如果缺乏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这种思想被形象地表现在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1889)里。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蠢货》(1888)、《求婚》(1888一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一1890)、《纪念日》(189l一1892)等轻松的喜剧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接近于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剧本《伊凡诺夫》(1887一1889)则批判了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多余人”。……

在世界文坛上,契诃夫是一位罕见的艺术家。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他都独辟蹊径,其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和莫泊桑齐名。同被誉为“短篇小说大王”。关于契诃夫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他创造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丝毫不假作谦逊地说,在技术方面,契诃夫远比我高明……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说过:“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属于最优秀的一类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同样高度评价了小说家契诃夫的艺术:“人们对我说,卡特琳·曼斯菲尔德写了一些好的短篇小说,甚至是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但是在读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后看她的作品,就像听了一个聪明、博学的医生讲的故事之后,再听一个尚年轻的老处女竭力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样。”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的卡特琳·曼斯菲尔德本人对契诃夫也敬佩得五体投地。她在写给丈夫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用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而在1921年写的一篇札记中,她写道:“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付之一炬,只有这篇短篇小说(《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被译介了过来。他的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于1921年和1925年先后被译成了中文。后来,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等作品。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都高度评价了契诃夫的作品。今天,契诃夫的作品已经全部被译成了中文,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契诃夫
译者 朱宪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05900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5248279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