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该书立足于学术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和本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语境, 叙说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作者抓住了知识的生产性这一命题,将知识看作可以传递、创造和扩散的资本元素,重构了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知识创造者和知识转化者的身份定位。他从资本概念的误读与澄清开始,论证了知识传递、创造、转化与资本传递、增殖、转化的同频共振性,并对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资本传递者、增殖者和转化者的表现形式、身份危机和优化路径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他看到了新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逻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快速蔓延是造成当前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危机的外部原因, 并指出韦伯口中的 “学术志业” 精神并没有在中国学术传统中被形塑和强化,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变革面临 “双重压力”而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实践样态。该书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从全球化背景和本土化语境两个角度综合审视中国大学教师精神面貌和实践样态的可能。
内容推荐
随着知识驱动创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书聚焦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问题,对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对象并借助相关理论凝练研究框架,回顾了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历程,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分别描述当前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应然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揭示当前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中的现实样态和发展困境,并从教学、科研等相应维度提出优化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良性转型的实践路径。
目录
目录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1 一、 现实境遇: 学术市场化现实情境引发学术身份的边界“松动” / 1 二、 身份困惑: 社会各界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存在某种“误读” / 3 三、 范式转换: 本质主义身份范式向建构主义身份范式的“转型” / 5 四、 价值确认: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能动确认具有多维化“意义” / 7 第二节 文献梳理 /9 一、 学术资本主义相关研究 / 9 二、 关于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研究 / 34 三、 研究述评 / 46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48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49 一、 研究目标 / 49 二、 研究内容 / 49 三、 研究方法 / 50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56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56 一、 学术资本主义 / 56 二、 学术身份 / 63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69 一、 研究方法论 / 69 二、 具体理论 / 71 第三节 理论适切性 / 77 一、 历史视野: 大学发展与资本主义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 77 二、 顺应趋势: 契合 “知识为第一生产力” 的时代诉求 / 78 三、 同频共振: 学术资本主义与学术身份具有内在一致性 / 80 四、 现实检视: 既有研究对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实践运用 / 81 第三章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演进历程、 现实状况与重塑必要性 / 84 第一节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发展演进历程 / 84 一、 欧美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演进历程 / 84 二、 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演进历程 / 94 三、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演进的规律总结 / 105 第二节 当前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现实状况 / 112 一、 教学主导地位的逐渐动摇 / 112 二、 学术研究旨趣的无序偏移 / 117 三、 社会服务界限的频繁跨越 / 123 四、 知识治理过程的深度参与 / 128 第三节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重塑的必要性 / 133 一、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 133 二、 大学发展与资源短缺的客观需要 / 135 三、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应然性要求 / 137 四、 学术职业正面临本体论层面危机 / 139 第四章 学术资本传递: 服务导向型的知识传播者 / 144 第一节 学术资本传递方向的 “精准定位” / 145 一、 能力本位型向整全育人型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46 二、 自觉践行整全育人型目标定位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50 第二节 学术资本传递内容的 “优化重组” / 154 一、 失衡性知识向均衡性知识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56 二、 合理优化建构均衡性知识结构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60 第三节 学术资本传递方式的 “精心雕琢” / 163 一、 效率式教学向效益式教学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64 二、 持续强化改进效益式教学策略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69 第四节 学术资本传递主体的 “关系重建” / 173 一、 紧张式关系向和谐式关系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74 二、 聚力全面重建和谐型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79 第五节 学术资本传递场所的 “理性贯通” / 183 一、 封闭式课堂向开放式课堂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83 二、 科学探索开放式课堂育人规律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87 第五章 学术资本增殖: 复杂性知识的统整创新者 / 192 第一节 学术资本增殖动机的 “能动矫正” / 192 一、 求知性动机向求用性动机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193 二、 能动协调求用性动机合理诉求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199 第二节 学术资本增殖主体的 “资格共享” / 203 一、 共同体成员向联合体成员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03 二、 坦荡接纳学术联合体成员定位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08 第三节 学术资本增殖方式的 “协同整合” / 212 一、 学科内创生向跨学科创生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13 二、 协同整合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18 第四节 学术资本增殖话语的 “秩序重建” / 223 一、 学术自决型向学术共决型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23 二、 适度调适学术共决型话语体系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28 第五节 学术资本增殖场域的 “惯习调适” / 233 一、 书斋式场域向车间式场域转换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34 二、 调适车间式场域内多惯习冲突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39 第六章 学术资本转化: 知识生产力的深度解放者 / 244 第一节 学术资本转化机遇的 “主动捕捉” / 244 一、 被动化对接向主动化捕捉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45 二、 冷静出击以主动捕捉创业机遇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51 第二节 学术资本转化风险的 “谨慎评估” / 255 一、 轻率式评估向谨慎式评估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55 二、 走向谨慎式评估学术创业风险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61 第三节 学术资本转化洽谈的 “底线恪守” / 267 一、 无底线逐利向有底线洽谈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67 二、 学术创业相关事宜有底线洽谈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74 第四节 学术资本转化权益的 “自主赋能” / 280 一、 弱势化维权向能动化维权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80 二、 成果转化语境下自主能动维权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87 第五节 学术资本转化空间的 “延展拓宽” / 291 一、 外延式拓展向内涵式拓展转变中教师的身份异化 / 291 二、 成果转化空间内涵式拓展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回归 / 297 第七章 结束语 / 303 第一节 学术资本主义是大学的臆想还是现实 / 303 一、 唱衰论调下的学术资本主义 / 303 二、 看好论调下的学术资本主义 / 310 三、 学术资本主义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 315 第二节 大学教师应该选择逃避还是选择直面 / 322 一、 迎合学术资本主义诉求 / 322 二、 抵制学术资本主义诉求 / 325 三、 在知识与市场交织中调适身份 / 327 第三节 身份异化是自我矫正还是要协同矫正 / 329 一、 身份是自我信念与外部诉求相融通的产物 / 329 二、 自我调适是矫正身份异化的关键因素 / 331 三、 协同调适是矫正身份异化的重要因素 / 338 四、 本土语境中学术身份调适的国情特殊性 / 353 参考文献 / 357 后记 / 36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广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6286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58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