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移动通信基础
内容
编辑推荐
与国内外同类书相比较,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作为教材对大学生的理解难度适中,全书较好地平衡了本领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内容推荐
本书对移动通信的原理及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讲述基本原理为主,包括绪论、信号的传播、噪声与干扰、抗衰落技术、组网原理,涉及通信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噪声和干扰的类别及分析、检错与纠错编码、网络覆盖与性能评估指标等方面。下篇以描述实际系统为主,包括前三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第六代移动通信、短距离移动通信,内容以系统的发展与演进为思路,涉及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并选择性地介绍了短距离移动通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条理清晰,叙述深入浅出,以便于教学和自学。每章开篇有引言,结尾有本章小结和复习题,便于预习和复习。文中穿插了一定数量的阅读材料和选学课文,供课外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或扩大知识面之用,也可根据教学时长选择一部分选学课文在课内讲解,由教师灵活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或相关专业的移动通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通信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通信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11.1 人与通信/1 1.1.1 通信中的“通”和“信”/1 1.1.2 信息与数据/1 1.1.3 人类通信的古与今/21.2 从有线通信到移动通信/3 1.2.1 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3 1.2.2 由来已久的移动通信/3 1.2.3 为什么需要移动通信/4 1.2.4 移动通信的特点/51.3 移动通信的学习/6本章小结/7复习题/7第2章 信号的传播/82.1 电磁波——信息的载体/8 2.1.1 低频和高频/8 2.1.2 部分频段电磁波的名称/92.2 路径传播特性/10 2.2.1 直射路径/10 2.2.2 反射路径/11 2.2.3 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13 2.2.4 绕射路径/152.3 快衰落与慢衰落/16 2.3.1 无线信道的衰落现象/16 2.3.2 多径衰落——典型的快衰落/16 2.3.3 阴影衰落——典型的慢衰落/182.4 多普勒效应/182.5 传播模型/19 2.5.1 奥村-哈塔模型/20 2.5.2 COST231-哈塔模型/21 2.5.3 COST231室内损耗模型/21本章小结/23复习题/23第3章 噪声与干扰/243.1 噪声/24 3.1.1 噪声与干扰的联系和区别/24 3.1.2 噪声的类别/25 3.1.3 噪声对信息传输速率的影响——香农公式/263.2 干扰的类型/28 3.2.1 加性干扰和乘性干扰/28 3.2.2 物理机制上的干扰类型/293.3 同频干扰/29 3.3.1 频率复用技术/29 3.3.2 同频复用距离系数/303.4 邻频干扰/31 3.4.1 邻频干扰的成因/31 3.4.2 ACLR和ACS/32 3.4.3 杂散辐射/333.5 互调干扰/33 3.5.1 电路的非线性特性/33 3.5.2 应对互调干扰之一——增强线性特性/34 3.5.3 应对互调干扰之二——频率规划/343.6 阻塞干扰/35本章小结/37复习题/38第4章 抗衰落技术/394.1 分集接收/39 4.1.1 分集/39 4.1.2 分集合并方式/40 4.1.3 分集合并方式的比较/414.2 RAKE接收/42 4.2.1 RAKE接收原理/42 4.2.2 RAKE技术的应用/434.3 检错编码/43 4.3.1 检错编码的原理/43 4.3.2 奇偶校验码/45 4.3.3 CRC校验码/464.4 纠错编码/47 4.4.1 纠错编码的原理/47 4.4.2 分组码/49 4.4.3 交织/514.5 均衡技术/53 4.5.1 均衡的原理/53 4.5.2 线性均衡与非线性均衡/54本章小结/56复习题/56第5章 组网原理/585.1 移动通信网/58 5.1.1 移动通信网的作用/58 5.1.2 空中网络和地面网络/585.2 多址接入方式/59 5.2.1 频分多址/60 5.2.2 时分多址/61 5.2.3 码分多址/62 5.2.4 空分多址/625.3 区域覆盖/64 5.3.1 基站与区域覆盖/64 5.3.2 小区制网之带状网/64 5.3.3 小区制网之蜂窝网/65 5.3.4 信道配置/665.4 网络结构/67 5.4.1 基本网络结构/67 5.4.2 网络子系统/67 5.4.3 基站子系统/68 5.4.4 移动台/685.5 容量分析/68 5.5.1 蜂窝系统的容量/68 5.5.2 FDMA和TDMA蜂窝系统的容量/69 5.5.3 CDMA蜂窝系统的容量/695.6 信令/71 5.6.1 信令的概念/71 5.6.2 接入信令/72 5.6.3 网络信令/755.7 功率控制/78 5.7.1 为什么要控制功率/78 5.7.2 下行功率控制和上行功率控制/78 5.7.3 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785.8 位置管理和越区切换/80 5.8.1 位置管理/80 5.8.2 位置更新策略/80 5.8.3 越区切换原理/81 5.8.4 硬切换/81 5.8.5 软切换/825.9 话务量和呼损率/82 5.9.1 话务量的意义/82 5.9.2 完成话务量/83 5.9.3 呼损率/84本章小结/85复习题/85第6章 前三代移动通信系统/876.1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87 6.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起步与标准演进/87 6.1.2 结构和功能/88 6.1.3 信道和信令/906.2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91 6.2.1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简介/91 6.2.2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926.3 GSM系统/93 6.3.1 GSM系统原理/93 6.3.2 GSM频率规划/95 6.3.3 GSM信道类型和帧结构/97 6.3.4 GSM抗干扰技术/986.4 D-AMPS系统和PDC系统/101 6.4.1 D-AMPS系统/101 6.4.2 PDC系统/1036.5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104 6.5.1 GPRS网络结构/104 6.5.2 GPRS信道/104 6.5.3 GPRS的优势和问题/1056.6 IS-95标准与系统/106 6.6.1 IS-95标准的特点/106 6.6.2 IS-95系统的信道组成/107 6.6.3 IS-95系统的控制功能/1076.7 扩频通信基础/109 6.7.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109 6.7.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110 6.7.3 扩频的方法和特点/1106.8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概述/111 6.8.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演进/111 6.8.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1136.9 WCDMA标准与系统/113 6.9.1 WCDMA概述/113 6.9.2 WCDMA系统结构/114 6.9.3 无线空中接口/1166.10 CDMA2000标准与系统/119 6.10.1 窄带CDMA的继承者/119 6.10.2 CDMA20001x的网络结构/120 6.10.3 CDMA2000的信道组成/121 6.10.4 CDMA2000的关键技术/1216.11 时分系统与TD-SCDMA标准/124 6.11.1 时分双工的特点/124 6.11.2 TD-SCDMA的系统结构和技术指标/125 6.11.3 TD-SCDMA的帧结构/126 6.11.4 TD-SCDMA的同步/1276.12 TD-SCDMA的关键技术/129 6.12.1 动态信道分配/130 6.12.2 智能天线技术/130 6.12.3 接力切换技术/131 6.12.4 联合检测技术/1326.13 WiMAX标准简介/135本章小结/136复习题/137第7章 LTE系统/1397.1 LTE的背景/139 7.1.1 众望所归的演进/139 7.1.2 LTE的技术需求/140 7.1.3 LTE网络的全球部署/1417.2 系统架构/142 7.2.1 系统架构概述/142 7.2.2 演进分组核心网/142 7.2.3 无线接入网/1437.3 物理层基础/144 7.3.1 OFDM与多址接入方式/144 7.3.2 帧结构/147 7.3.3 物理信道/148 7.3.4 载波聚合/1497.4 多天线技术/151 7.4.1 MIMO原理/151 7.4.2 下行单用户MIMO/152 7.4.3 上行多用户MIMO/1547.5 多点协作传输/154 7.5.1 多点协作传输概述/154 7.5.2 分布式天线/155 7.5.3 协作类型/1557.6 中继/156 7.6.1 电磁信号的“二传手”/156 7.6.2 中继站的种类/156 7.6.3 LTE的中继链路/1577.7 组网和干扰分析/158 7.7.1 LTE组网方式/158 7.7.2 LTE干扰类别/159 7.7.3 邻区干扰抑制技术/1607.8 广播多播业务/161 7.8.1 广播多播业务概述/161 7.8.2 广播多播系统结构/161 7.8.3 MBMS会话过程/1637.9 频谱与射频特征/164 7.9.1 频带部署背景/164 7.9.2 频谱和信道带宽的要求/166 7.9.3 多标准无线基站/167本章小结/168复习题/169第8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1718.1 系统概述/171 8.1.1 时代的需求/171 8.1.2 世界范围内的研究/172 8.1.3 中国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研究/173 8.1.4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贡献与前景/1748.2 网络架构/175 8.2.1 需求决定新架构/175 8.2.2 整体网络架构/1758.3 大规模天线技术/177 8.3.1 "升级版”的多天线技术/177 8.3.2 系统模型/1778.4 波形的革新/180 8.4.1 波形革新的原因/180 8.4.2 滤波OFDM技术/1808.5 频谱利用/182 8.5.1 移动通信的稀缺资源/182 8.5.2 高频段分配/1838.6 非正交多址接入/185 8.6.1 对多址接入新技术的需求/185 8.6.2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186 8.6.3 低密度扩频技术/186 8.6.4 高维QAM调制技术/1878.7 超密集网络/188 8.7.1 超密集网络部署/188 8.7.2 多连接技术/188 8.7.3 新型无线回传技术/1898.8 移动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1898.9 机器间通信/191 8.9.1 机器间通信的概念/191 8.9.2 机器间通信的标准进展/191 8.9.3 机器间通信的市场规模/192 8.9.4 机遇与挑战/192本章小结/193复习题/193第9章 第六代移动通信/1959.1 走向第六代移动通信/195 9.1.1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195 9.1.2 外在驱动力/196 9.1.3 总体愿景/1969.2 太赫兹传输/198 9.2.1 毫米波与太赫兹波/198 9.2.2 太赫兹波的传播特性/198 9.2.3 太赫兹通信场景/1999.3 可见光通信/200 9.3.1 基本特点/200 9.3.2 系统结构/200 9.3.3 关键技术/2019.4 天线与射频技术/202 9.4.1 轨道角动量/202 9.4.2 片上天线和封装天线/202 9.4.3 光电导天线/203 9.4.4 反射阵列和发射阵列/203 9.4.5 超表面/2049.5 一体化通信/204 9.5.1 一体化通信的优势/204 9.5.2 一体化多层网络设计/205 9.5.3 增强型非地面通信/2069.6 区块链技术/207 9.6.1 区块链的概念/207 9.6.2 区块链的特征/208 9.6.3 技术架构/208 9.6.4 区域链在第六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2099.7 频谱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210 9.7.1 灵活频谱技术/210 9.7.2 人工智能在核心网中的应用/210本章小结/211复习题/212第10章 短距离移动通信/21310.1 蓝牙概览/213 10.1.1 蓝牙产生的缘由/213 10.1.2 蓝牙的功能与技术要求/214 10.1.3 蓝牙技术的应用/21410.2 蓝牙传输技术/215 10.2.1 蓝牙协议体系/215 10.2.2 蓝牙频段分配/216 10.2.3 蓝牙设备的硬件配置/217 10.2.4 蓝牙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18 10.2.5 蓝牙网21810.3 紫蜂/220 10.3.1 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220 10.3.2 紫蜂的物理层/221 10.3.3 紫蜂的MAC层帧结构/223 10.3.4 紫蜂的应用层功能/22410.4 超宽带简述与下层技术/226 10.4.1 超宽带技术的特点/226 10.4.2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227 10.4.3 功率控制和能源管理/22810.5 超宽带干扰抑制措施/230 10.5.1 低速数据传输/230 10.5.2 检测与规避/230 10.5.3 十秒规则和户外设施禁用/231 10.5.4 电源连接/231本章小结/231复习题/232附录A 爱尔兰呼损表/233A.1 制表原理/233A.2 表格数据/233附录B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237B.1 奇异值/237B.2 奇异值分解的存在性/238B.3 奇异值分解的方法/239附录C 人工智能基础/242C.1 智能和人工智能/242C.2 人工智能的不同学派/242C.3 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243附录D 紫蜂应用实例/245D.1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245D.2 智能农业系统实例/246D.3 智能家居系统实例/247参考文献/2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移动通信基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翟,王德胜,张荣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7211152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N929.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