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稀有地球 为什么复杂生命在宇宙中如此罕见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宇宙怀有好奇,对地外文明的想象和探索也从未终止。1974年,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出,仅在银河系,便存在100万个由智慧生命创造的文明。这个激动人心的观点催生了许多科幻小说或影视作品,其中对外星智慧生命特征的种种刻画,充分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这些尚未出现的“太空邻居”的期待。然而,随着有关地球生命起源与外星生命探索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40亿年前生命在这颗蓝色行星上的起源和复杂性的演化,直至发展出今天的文明,并非任意星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而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结果。地球这枚“暗淡蓝点”,或许真的是茫茫宇宙中专享适合高等生命存在的家园。当智人因为漫不经心的管理而把动植物逼上灭绝的境地,宇宙因此遭受的损失将比我们感性认知中的更加惨重。 内容推荐 结合近期新的天文物理学、天体生物学和行星科学知识,古生物学家彼得?D.沃德和天文学家唐纳德?布朗利以极强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条理,对地球上高等生物的出现原因进行了严谨而透彻的分析与推断。在这趟探寻生命的宇宙之旅中,我们会惊奇地看到,虽然微生物这样简单生命的活动证据不难找到,但复杂生命的演化和生存所需的条件却相当难得,如宜居带的形成、板块构造和月球在地球生命起源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如果你也对宇宙生命的诞生之谜感兴趣,那么本书作为“稀有地球”假说的立论之作,将是书单中必不可少的一本。尽管已经提出二十余年,但该假说的根本立论在今天仍然成立,而且说服力似乎越来越强。读罢此书你将发现,地球上的缤纷生命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珍贵。即便穷尽人类文明,我们也未必能接触到另一个宇宙文明。 目录 平装版序言 第一版序 引言:天文生物学革命与稀有地球假说 宇宙中的死亡地带 稀有地球因素 第一章为什么宇宙中可能广布着生命 第二章宇宙的宜居带 第三章建造宜居地球 第四章地球生命的初次登场 第五章如何建造动物 第六章雪球地球 第七章寒武纪爆发之谜 第八章集群灭绝与稀有地球假说 第九章板块构造令人意外的重要性 第十章月球、木星与地球生命 第十一章检验稀有地球假说 第十二章评估概率 第十三章星际信使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索引 书评(媒体评论) “……很有可能引发一场思想革命……”——《纽约时报》“……(这本书)就像一颗颇具杀伤力的小行星,强烈撼动了天文生物学家的世界……”——《新闻日报》(纽约)“……一项令人震惊的全新假说……”——《图书馆杂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稀有地球 为什么复杂生命在宇宙中如此罕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彼得·D.沃德,(美)唐纳德·布朗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023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