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宋词流派史(第3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流派演变史为主的新型唐宋词史。作者打破了“豪放”“婉约”等传统词论的二分法,从文化大背景切入,从时代精神和群体审美选择的角度考察了各风格流派发展衍化之规律,全景式地把握了唐宋词的流变过程:变作者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对群体互动及各流派互相影响、渗透及竞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考察了唐宋时期哲学、政治、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心理等对词人及不同的词人群体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从而展现了唐宋词百花争妍、异彩纷呈的风格和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目录
章 总论:关于建构唐宋词流派史的理论思考和基本设想
节 文学流派在任何文学里都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第二节 历史的回顾之一:传统的“豪放”、“婉约”两分法
第三节 历史的回顾之二:自宋以来的诸家源流派别论
第四节 辨析唐宋词流派的理论标准和历史依据
第五节 唐宋词构体衍派的特殊背景及其大致流派类型
第二章 初显流派端倪的晚唐五代词
节 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
一 燕乐的特点与词的特殊风格
二 诗体之渐衰与词体之代兴
三 时尚之转变与晚唐诗风之渗透
第二节 审美时尚与“正宗”词风的代表者——“花间”派
一 “花间”派的形成及“花间”十八词人的个体与群体面貌
二 “花间”派的词体理论宣言——欧阳炯《花间集叙》
三 “花间”派奠定的“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基本格局
四 后代词派之滥觞——“花间”派内部风格歧异现象的解释
第三节 五代词坛另一派——南唐君臣词人群体
一 扬州一金陵:南国另一个文化中心和歌词创作基地
二 多才多艺的风流君臣与“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 心态
三 冯延巳:南唐词感伤主调的奠基者和新词境的开拓者
四 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李后主
第三章 宋代审美时尚及北宋前期雅俗二词派
节 宋初六十年词坛的沉寂及其主要原因
第二节 影响北宋词风格流派总体格局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
一 统治者倡导的士大夫歌舞享乐之风以及由此而来的燕乐“新声”之盛
二 “独重女音”、“浅斟低唱”的音乐文学审美时尚
三 歌妓对于词的风格体貌形成的重要参与作用
四 时髦的都市文化与传统的士大夫意识之间的对立和调和
第三节 宋词流派初分:晏欧台阁词风与柳永俚俗格调的对立
一 柳永的趋俗与晏殊的尚雅
二 尚雅与趋俗相对立的文化动因
第四节 以二晏一欧为骨干的北宋江西词派
一 江西词派名称的由来以及北宋江西词派范围的界定
二 晏殊的 地位和典范词风
三 与晏殊并驾齐驱的欧阳修以及其他同派词人
四 晏欧词风的强大后劲晏畿道
第五节 俚俗词派的开山祖——柳永
一 反传统的“柳耆卿体”:俗调俗情
二 “柳耆卿体”:对词体发展及词的艺术手法的大贡献
三 北宋中后期的柳派词人
第四章 新体新派迭起的北宋中后期词坛
节 东坡体——完整意义上的士大夫之词和诗人之词
一 “以诗为词”的创作观及其实践
二 东坡体:“变体”何妨为大宗
三 苏轼词派的形成与衍变
第二节 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的周邦彦
一 “浅斟低唱”的颓靡时风与感伤低回的抒情词人
二 律精调雅、法密技新的清真词
三 “大晟词派”诸名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宋词流派史(第3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扬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88092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0100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