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赵氏孤儿(中国最棒的故事比电影更好看)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最棒的故事,比电影更好看,中国版《哈姆雷特》

故事关键词:灭门、牺牲、复仇、卧底、爱恨、阴谋……

一起触目惊心的灭门惨案、一幕震撼心灵的人性悲剧!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角逐、一段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

陈凯歌同名电影《赵氏孤儿》震撼上市,央视版电视剧正在拍摄!附录《史记》、《东周列国志》中赵氏孤儿故事,和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陈凯歌电影改编版本)。

内容推荐

两千多年前的晋国,一起弒君事件引发了惊天血案。

晋灵公是一位荒淫无耻的国君,他人兴土木,征收重税,民不聊生。当朝相国赵盾屡次向灵公进谏,灵公非但没有采纳,反而动了杀机。几经劫难,赵盾脱离虎口,和弟弟赵穿密谋杀掉了灵公。

灵公被弑以后,赵盾与赵穿迎接灵公的叔叔黑臀回国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晋成公。成公死后,儿子景公继位。景公三年,其时赵盾已死,大司寇屠岸贾以“弒君”之罪名,将赵家满门抄斩,只剩下一个孤儿,被草泽医生程婴带离驸马府,这个孤儿就是赵氏孤儿。

程婴为接近屠岸贾,让赵氏孤儿认屠岸贾为义父。随着赵氏孤儿逐渐长大成人,与屠岸贾的养女屠岸柔荑发生了恋情,就在他们打算喜结连理的时候,程婴忽然说出了这个惊天秘密……

目录

第一章 祸起萧墙

第二章 相国遇刺

第三章 赵穿弑君

第四章 灭门之灾

第五章 舍命保孤

第六章 瞒天过海

第七章 青梅竹马

第八章 真相灼人

第九章 恩仇断魂

第十章 情何以堪

精彩附录:“赵氏孤儿”其他版本

《东周列国志》(“赵氏孤儿”故事节录)

《史记·赵世家》(节选)

《赵氏孤儿大报仇》(元)纪君祥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祸起萧墙

公元前620年晋灵公夷皋继位,其时年龄尚幼,好慕声色。赵盾作为晋国元老,三朝执政大夫,曾经力排众议,要立夷皋的叔叔黑臀为主,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作罢。夷皋继位后,对赵盾始终耿耿于怀,及至年长,宠任屠岸贾,更加荒淫,大兴土木,加重赋税,民情沸腾。随着和赵盾矛盾的激化,君臣之间走向不归路……

这日,灵公游猎之后,回到宫中已略感疲惫。

他的脑子很乱,一会儿是驱车追逐虎豹的场景,一会儿是民众窃窃私语的模样,一会儿是朝臣满腹牢骚的声音……然而最让他心烦的还是相国赵盾那张拉长的脸。

他按了按两边的太阳穴,大步走到浴池边,两名貌美的宫女早已等候在一旁。

近来,灵公喜怒无常,宫女见他脸色不善,服侍时不免格外紧张。灵公双目微闭,伸开双手,宫女便脱下他的长袍,小心放在一旁。

灵公刚坐进浴池里,忽地弹了起来,恼道:“你们伺候寡人这么长时间,还不知寡人的习性,水这么烫,当寡人是死人啊,贱人,还不快换水!”

两名宫女吓得浑身颤抖,扯着衣襟说道:“主公息怒,主公息怒,奴婢这就去调好水……”

看着宫女楚楚可怜的样子,灵公怒气消了大半,摆手道:“快去快去……”

水温调好之后,灵公坐倒在浴池里,由一名身材婀娜的宫女贴身按摩,灵公的表情渐渐舒展,不时地发出几声愉悦的哼声。

“往下,再往下,嗯,好……”

“主公,舒服吗?”身材婀娜的宫女问。

“怜儿,你越来越懂寡人了!”

“奴婢谢过主公!”

灵公听了淫笑起来,色迷迷地把宫女揽在怀里,正准备欢娱一番。

这时,灵公的一位贴身内侍匆匆进来禀报:“启禀主公,赵相国有急事求见!”

灵公怒不可遏,破口大骂:“他奶奶的赵盾,存心跟寡人过不去,这时候来求见寡人,不是捣乱吗?让他滚吧!”

内侍支吾道:“赵……赵相国执意要见主公一面……,他说没见到主公绝不回去!”

“岂有此理,他是主公还是寡人是主公,找几个人把他轰出去。”

内侍自然畏惧灵公,但对赵盾也非常敬畏,容色难堪地说:“赵相国的脾气主公是知道的……”

“赵盾,这个老不死的,你就跟他说寡人改日见他,现在寡人正卧床休息。”

内侍点头,匆匆离去。

灵公看着赤裸的宫女,兴致全无,在她臀部狠狠拍了一巴掌,叫道:“还不快闪,呆在这里碍眼。”

宫女走后,他嘀咕道:“好个赵盾,越来越不把寡人放在眼里,寡人迟早灭掉你的气焰!”

一名侍女取来美酒,灵公闭上眼睛慢慢品尝。

温泉、美酒、美人,情景醉人,但灵公却放松不起来,赵盾不死,他感觉做什么都不爽。

虽然荒废朝政,灵公倒也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心里很清楚,现在民心都向着赵盾一边,自己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个无道昏君,赵盾的威望越高,他的声名就越狼藉。收拾赵盾当然只是迟早的事,那时再励精图治也不迟。如果不扳倒赵盾,即使自己再贤明,国人也会把功劳归于这位老臣……还是屠岸贾懂寡人的心,明白寡人的难处……

想到这里,灵公传令侍从,晚上在绛霄楼宴请大司寇屠岸贾。

屠岸贾在襄公在位时不受重用,屡次受到赵盾的排挤和打压,心里直对赵盾恨得咬牙切齿。襄公死后,赵盾力主由襄公的弟弟黑臀即位,其时,屠岸贾却是鼎力支持灵公。因了这一层关系,灵公即位后,对屠岸贾格外信任,再加上屠岸贾善于揣摩圣意,不久便得到重用,升为大司寇,掌管国家司法刑狱工作,是个有实权的美差。

绛霄楼是灵公饮酒作乐的地方,向来是嫔妃作陪、歌舞助兴,这次特邀屠岸贾,可见灵公对屠岸贾之亲信。

屠岸贾毕恭毕敬地走上绛霄楼,行过君臣之礼,才恭谨地坐下。灵公没吩咐,屠岸贾不敢动箸。

灵公微微一笑,举起金樽说道:“卿家不必太客气,来,先痛饮三杯!”

屠岸贾双手端起金樽让宫女斟上,与灵公对饮三杯之后,心下甚为痛快。心想,主公如此信任自己,将来必有机会除掉赵盾这颗眼中钉,那时我屠岸贾还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酒过三巡,灵公挥挥手,众美女识趣离开。

灵公微有醉意,向屠岸贾招手,屠岸贾便欠身坐到灵公身旁。

灵公啜了一口酒,低声问道:“近来国人可有在背后说寡人的坏话的?”

屠岸贾迟疑了一会说:“主公,这个……这个……臣……”

P11-13

序言

《赵氏孤儿》,中国最棒的故事

要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曲,那非《赵氏孤儿》莫属了。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赵世家》,真正为广大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在宋元之后,得益于宋元话本和戏曲的广泛流传。《赵氏孤儿》所歌颂的大义和复仇精神符合当时反抗外族侵略的同仇敌忾之气。

《赵氏孤儿》获得国际影响力还得感谢法国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1775年伏尔泰将《赵氏孤儿》翻译成《中国孤儿》,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后,反响空前。随后,该剧又被英国剧作家改编,在英国上演后同样引起很大的轰动。德国诗人歌德曾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还着手改编过此剧。

这个剧本流传这么久,要想写出新意难上加难。在综合历史和传说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构了流传千年的“奸臣残害忠良”的故事,代之以权力和欲望背后人性的丧心病狂。故事在歌颂了生命力顽强的同时,也呼唤着人性的回归!

故事大体是根据《史记·赵世家》和纪君祥的剧本改编的。

《赵氏孤儿》被誉为中国的《哈姆雷特》,流传下来最早的剧本为元代纪君祥所作,原名是《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者《赵氏孤儿大报仇》。但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如椽巨笔给了后人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这个故事也不会经久不衰,到今天还炒得这么火热。

纪君祥的剧本对《史记·赵世家》的内容作了一些改编:

故事发生的背景由晋景公改成晋灵公。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市井的心理习惯,灵公是个公认的昏君,景公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这笔账算在灵公头上容易引起人们对昏君奸臣的痛恨。本书在这点上还原史实,目的在于揭示背后“君权和卿权”的矛盾冲突,而不单单是奸邪陷害忠良的简单定论。

纪君祥剧本把孤儿深山长大改为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岸府长大后杀屠岸贾报仇。这主要是增加故事的离奇性和曲折性。本书沿袭纪君祥的套路,将孤儿的生活背景限定在程婴家和屠岸贾家之间,从而更加丰富孤儿成长的经历,为其性格的矛盾性做了一个铺垫。

此外,韩厥在历史上并未自杀,相反是向景公为赵氏孤儿请封;程婴和公孙杵臼在历史上都是赵盾的门客,纪的剧本为了突出他们高大全的性格,将程婴写成一个草泽医生,公孙杵臼则是赵盾的同朝僚友。本书都作了合理的借鉴和化用,但书中并没有把程婴写成一个道德“高大全”的人,更多地是把他写成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深陷命运之轮,无可自拔。公孙杵臼则是一个重道义、讲仁爱的人,这样的人是古代的道德楷模。对于庄姬的身份作了一下调整,在《史记》中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书中改为晋景公的姐姐。

这本书试图解读“大奸臣残害忠良”背后更加血淋淋的骇人真相,所以对三朝国君着墨甚深。至于为赵氏孤儿设置一个青梅竹马的爱人屠岸柔荑,则纯粹是作者的虚构,这一点在《史记》和纪君祥的剧本中都没出现过。之所以加入这个人,是为了让赵氏孤儿的形象更丰满、性情更真实,否则他只是一个复仇的机器,一个权力斗争的工具!

书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和正史记载有所出入,其目的是基于一种“求真”的意志。当我们已经习惯妖魔化历史人物以后,我们接着就是将现实中的人妖魔化,以后这种妖魔化又会继续延续下去。所以这本书无法写得回肠荡气、慷慨激昂,它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只有这样才能从历史华丽的外衣下看出人性中那错综复杂的欲望。法国小说家司汤达说:“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一面镜子,但镜子不应该是在大路上的,否则这面镜子也实在太嚣张了,所以我们需要一面“古镜”,最好是“铜镜”,我们通过“铜镜”可以看到一群衣冠不整的人,假如读者在看的同时稍稍整理下自己的领子,这部小说的目的就达到了。

需要说明的是:司马迁多少有些诗人气质,虽然把这个故事写得生动曲折,但很多情节与史实不合。纪君祥更是把这个故事改写成“奸臣残害忠良”的传统戏剧模式。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显然无法满足多元的审美需求。我们已经看到,历史和人性都是复杂多变的,它们会有种种伪装,正如胡适所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性也是如此啊!

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如果我们还想追寻一些真实的东西,不能光看舞台上的光鲜表演、粉墨秀场,还需跑到幕后一窥究竟!但这段历史毕竟相去不止两千年,连司马迁都只能假借于想象来书写历史,我们要触摸当时所发生的真实情景,光凭历史典籍中一些零星的记载,有如盲人摸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用小说来演绎这段历史,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历史小说的典范是姚雪垠的《李自成》,这本小说跟《李自成》有所不同,它虚构的成分更大,与其说它忠于历史,不如说它忠于人性,用现代人的视野来审视和想象二千多年前的那场天地惊鬼神泣的悲剧!其中,夹叙夹议,不拘成俗。

我与本书作者姚尧初识,是拜读他的长篇小说《秋千人语》。初看时,还以为是本平常的网络小说,但随着阅读的进程,姚尧笔下的哲理和灵性打动了我,深沉隽永、回味悠长。这次再读他的《赵氏孤儿》,更被其敏锐的才思、生动的文笔所吸引,其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对复杂人性的洞察,正是他所擅长的地方。与赵氏孤儿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姚尧生动的文字、冷峻的剖析像一瓢清水,兑入赵氏孤儿这锅浓烈的老汤中,果真是有滋有味、恰到好处。一个沉淀千年的好故事,让我们带着万分复杂的心情读下来,一边读一边情不自禁地去回味、感慨、思索。这就是这本小说的成功之处。我相信作者的潜力,将来一定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陈国强

书评(媒体评论)

此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及其感染力的好剧。

——伏尔泰评《赵氏孤儿》

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

——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评

《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评《赵氏孤儿》

“程婴救孤”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曾经被伏尔泰翻译推介,在欧洲上演,我听说很多大人物都喜欢看这部戏。我想表现的主题是“小人物有大梦想”……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智慧、勇气和力量,令我很感动,这是我拍这部片的最主要原因。

——陈凯歌谈《赵氏孤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赵氏孤儿(中国最棒的故事比电影更好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2339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