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慕天颜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的奏疏中有许多关于江苏和上海的珍贵史料,是研究清初中国史和地方史无法回避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该书点校时,突破其他同类书籍的定式,通过撰写《清代奏疏助读》和每道奏疏后的题解、注释,以及对有关清代奏疏中多层套引的解析,尽量能让普通读者可以看懂,具有古籍普及化的示范意义。 内容推荐 慕天颜是康熙年间具有较大影响的能吏名臣。历官浙江、广西、福建、江苏、湖北、贵州及漕运,尤其是先后任职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十二年,经营“天下财赋重地”,成为清初许多历史事件的参与者、重大工程的实施者和各项改革的推动者。其流风善政,不仅被时人称许为“国之福也,民之幸也”(翰林院讲读学士归允肃语),而且赢得了后世如林则徐等人的由衷赞誉。其就任江苏布政使之后的重要奏疏《慕中丞疏稿》,以及江南士绅辑录慕天颜等官员政绩的《兴革事宜略》,曾于康熙、道光年间两次刊印,现辑为第一编“《慕中丞疏稿》全集”、第二编“《兴革事宜略》选录”,内容丰富,既是其个人的行政履历,更是其任职各地乃至康熙前期整个国家的历史实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在点校上述两种文献的同时,还尽可能地搜集到慕天颜有关诗文十九篇(首),辑为第三编“佚文集锦”,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学识修养和心路历程;另,多方辑录清人所撰有关慕天颜的诗文和慕天颜生平家世等资料,辑为第四编“集外汇编”。该书以前两编为主体,以后两编为补充,资料完备,体例适当,是自清道光四年(1824)慕天颜著作再版后,第一次以现代读本的方式集中面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慕天颜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慕天颜 著 李世恩 李安乐 辑校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41267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14.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