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事新知风雨声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雅舍杂文、秋室杂文和实秋杂文三部分。或论事说理,或剖析人生,大事小情在作者笔下都别有情味,读来生动有趣,简洁酣畅。其中有种犀利的深刻和劲道,掩卷仍觉意犹未尽。
梁实秋的杂文在分析评判之余,更多了一种充满智慧的调侃,不是冷眼看世界的漠然,也并非愤世嫉俗的狂热,而是饱含深情地静观世间万象。他也自嘲,也讽刺,但即使是讽刺的文字,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他心底的善意,以及那种只有在阅历与学识之上才能培养起来的包容心境。
目录
壹读书苦?读书乐?
漫谈读书//002
黑猫公主//006
听戏、看戏、读戏//011
莎士比亚的演出//017
谈幽默//026
回首旧游//031
徐志摩的诗与文//035
怀念陈慧//041
读书苦?读书乐?//046
平山堂记//057
早起//063
学问与趣味//066
说俭//07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073
跃马中条记//077
贰“但恨不见替人!”
“但恨不见替人!”//082
美国去来//085
升官图//092
悼齐如山先生//096
新年献词//102
利用零碎时间//105
“魑魅惊人须早回”//110
文艺与道德//112
略谈英文文法//117
国文与国语//120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126
所谓“普罗文学运动”//130
玛克斯·奥瑞利阿斯//136
《誓还小品》读后//145
独来独往//148
忆老舍//152
叁漂洋过海的文思
海啸//160
《琵琶记》的演出//164
忆《新月》//174
流行的谬论//184
关于徐志摩的一封信//194
虐待动物//198
了生死//202
约翰逊的字典//206
感恩节的生活纪实//216
肆一个时代的社会写生
论散文//222
翻译//228
论批评的态度//231
新诗的格调及其他//237
谈志摩的散文//242
文学里的“幽默”//247
文学之集合的研究//251
戏剧与戏剧文学//257
读《醒世姻缘传》//260
杂感三则//269
文学史的材料与方法//274
文学与大众//280
精彩页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孑L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接近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分为五十五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地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的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日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到蓬莱山,留伯牙宿,日:‘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灏洞崩圻之声,山林窗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日:‘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事新知风雨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实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46935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00000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