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时期古籍出版的传统再造与现代致用(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新旧交替的民国时期,虽然文字内容上承递原始面相的古籍,一般被视作“过去的”传统之物,但其特点则远非“传统”一词所能涵括。本书就古籍施予建构现代社会的多项作用,分为政治文化遗产、知识文化遗产、学科制度遗产三个方面,深入对民国古籍身份变迁的研究,通过在政治、文化、学术三大场域中“变”与“不变”的自我赋值过程的梳理,揭示了古籍实现现代转型、参与现代社会建构的历史图景。
目录
前言
上编 古书热与复古之象
第一章 文化街见闻:民国时期古籍出版概览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四部丛刊》
二、《百衲本二十四史》
三、《四库全书》
四、《各省通志》
五、《宛委别藏》
六、《丛书集成》初编
第三章 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四部备要》
二、《古今图书集成》
第四章 开明书店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二十五史》
二、《<二十五史〉补编 》
三、《六十种曲》
第五章 世界书局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珍本医书集成》及其续编
二、《皇汉医学丛书》及其续编
中编 文本的生产与消费
第六章 古书新造:民国时期古籍的再生产逻辑
一、正典化的远去与建构纪念碑性
二、物质性的“在场”与文本性的“缺席”
三、读者的匿名化与收藏的中介化
四、域外的目光与展览的奇观化
五、余论
第七章 “囊书轻到牛无汗”:民国新善本的制造
一、古衣翩翩还是洋服楚楚
二、从书目、版本上“替亭子间的朋友设点法”
三、余论
第八章 副文本里讨生活:断句、索引与校勘记
一、人人都爱副文本:正文之外有竞争
二、副文本制作百态:作者、制度与生活
第九章 从“贵族”到“寒士”:古籍丛书的价格与读者定位
一、书往何处去:富人的客厅与穷人的亭子间
二、做书不费:技术、纸张等的成本
第十章 为谁辛苦为谁甜:古籍丛书消费
一、机构名义购置者
二、私人购置者
三、海外市场
四、捐赠活动
五、余论
下编 传统知识的再造与致用
第十一章 古籍出版的现代尺度:以《四库全书》出版舆论为中心的考察(19201933)
一、漫长的出版活动与庞大的舆论场
二、失败的四次再版计划:分裂的使用观与身份再界定
三、驱逐读者的出版活动:舆论场里的政治、学术与生意
四、余论
第十二章 当古典知识被西法分类:《丛书集成》与现代学科体系的融合
一、古籍出版与现代学科建制
二、《丛书集成》的新身份
第十三章 “去地方化”与现代阅读趣味:方志的出版与市场宣传
一、规训地方的国家观:方志出版中的政治调适
二、“创造”现代阅读趣味:商业市场的调适
三、余论
第十四章 谁主沉浮:正史古籍的出版与现代史学的发展
一、史学的现代转型
二、现代史学的文本需求
第十五章 近代古籍展览会:文本空间再造与意义再生产
一、时空结构:近代古籍展览会概述
二、展各有志:古籍展览会的自建逻辑
三、观椟还珠:古籍展览会的传播效果
四、余论
结语 打鬼、治病与传统文化“殖民”论:民众的古籍观与理想的古籍阅读者
一、时间之问:民众的古籍认知
二、理想的读者:民众的古籍阅读想象
三、余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时期古籍出版的传统再造与现代致用(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66316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2024-06-01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468
CIP核字 2024100554
中图分类号 G237.9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7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