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超值金版)
内容
试读章节

现在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会面对管理标准的问题,例如某企业生产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不能过于严重的处分他,这让管理该部门的生产部部长很是头疼。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类似这样的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如果说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那么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其中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企业生产和商业运作的标准化管理。农业文明时代,生产管理随意性很强,比如庄稼该施多少肥料,可多可少,可今天,麦当劳生产一个炸鸡翅的工序和料量全球实行一个品质,这就是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麦当劳、沃尔玛和海尔等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标准化经营与管理。这三大中外知名企业之所以成功,与企业标准化的经营与管理的思想、体制、手段、方法、服务、技术等是分不开的。

任何经济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特有的经济规律和准则,也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得到快速的复制和推广,沃尔玛、麦当劳等跨国连锁巨头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此,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加上其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其标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大加快了其扩张速度,降低了运营成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上述所举的企业人员管理上的问题仅仅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在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也包括其他诸多方面的内容。

标准化经营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中,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人本为核心,制定细而又细的科学化、量化的标准,按标准进行管理。标准化经营与管理,可以使企业从上到下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标准化经营与管理能使企业在连锁和兼并中,成功地进行“复制”或“克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扩张中不走样,不变味,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的标准化是为了便于进行自身发展过程中快速复制,而这需要一个过程,如上所述,它也包含企业发展战略、流程、服务等贯穿企业全程管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要有优秀的人才技术支持。因此,恰恰构成了企业之间难以复制和效仿的核心竞争力,在自身提升的同时,降低了竞争威胁,同样也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极大提高。

而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又该如何建立呢,就要从企业实际标准化模式的制度设计入手:

对企业来说,以制度表现的形式是最直观的。从而由人治管理(经验型)向现代管理过渡也是通过制度实现的。因此,企业实际制度的设计十分重要。现代企业设计制度,既要考虑企业实际的发展阶段(即生产型阶段、经营型阶段或战略型阶段),还要考虑企业的制度化所处的阶段(人治阶段、制度化阶段或企业文化阶段)。

此外,制度设计是有原则的:即制度是制约人并吸引人的(100%的人不能遵守的不是制度);制度是有成本的,而且是具有极大成本的;制度不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工具,制度是共同的准则;制度是以企业的使命为原则,不是为编制度而编制度;制度是企业特定时期的产物(阶段性);制度是管理科学在企业的体现(与社会进步同步);制度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因现在管理进步日新月异,所以制度周期愈来愈短);制度不能100%堵住企业的漏洞(不能为出现一个问题而制订一个制度);制度是企业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根据上面介绍的制度设计的原则,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标准化的制度就很容易设计了。

尽管现今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已经明确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标准化在国内许多企业有体系、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是只要领导者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就能使企业走上现代化管理的轨道,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P19-21

目录

第1章 管理其实很简单

 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

 小胜靠智,大赢靠德

 思路决定出路

 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情商——管理者的必修课

第2章 战略缘于机会,绝不缘于机会主义

 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战略眼光决定竞争成败

 战略定位要准确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打造竞争性蓝海战略

第3章 有明确的目标,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以目标为中心

 明确的目标是公司前进的方向

 目标设定的关键是明确与合理

 目标只有切实可行才会有效

第4章 开局做得好,管理才能好

 做好首次亮相,成功营造自我

 认识自己是管理者永恒的话题

 明确管理者的权力基础

 树立领导的“权威”

 管理者应懂得适时的高调

第5章 当机立断≠一了百了

 从此告别“拍脑袋决策”

 善于抓住决策的最佳时机

 两利相权从其重

 只听到掌声的决策,不会是好决策

第6章 制度不能削足适履

 要防止管理层次过多

 避免管理错位

 小制度也能有大成效

 用铁拳维护秩序和纪律

 改变众人所循的管理规则

第7章 管理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用比自己更强的人

 兴趣是最有效的激励

 不要轻易向下属许诺

 不要频繁地撤换下属

 别吝啬你的掌声

 管理从尊重人开始

第8章 和谐沟通——管理的最高艺术

 和谐才能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沟通是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艺术

 冷静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要随意揭员工隐私

 切勿猜疑你的下属

 用微笑征服下属

 倾听消除沟通障碍

第9章 一个累倒的管理者,是一个差劲的管理者

 事不必躬亲,权不必抱死

 授权不等于放权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用人是高效运营权力的有力体现

第10章 成功,20%在策略,80%在执行

 执行力决定企业成败

 管理者的执行力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前提

 有效执行的本质在于简单

 让执行为企业管理开道

第11章 不仅不怕竞争,更要主动竞争

 向标杆企业学习

 低成本扩张一定要做细做实前期工作

 不必按常理出牌

 与竞争对手共舞

第12章 对产品质量来说,没达到100分就是0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从产品标准化做起

 1%的失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市场不相信眼泪

 除了品质,品质,还是品质

第13章 创新是经营第一策略

 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

 打破死板的教条

 创新思维就是新的生产力

 以提升技术发展企业

 核心能力最重要

第14章 企业文化——从优秀到卓越的质变

 文化是永不枯竭的资源

 成功源自文化理念

 不要把企业文化当儿戏

 担当社会责任

 将企业文化注入和谐基因

第15章 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崇尚简单,追求多元

 团队作战,人人可胜

 打造狼性团队

 知识型员工重在“引领”

 好的管理是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

第16章 客户永远是对的

 及时升级服务理念

 服务也是一种营销

 用户永远是对的

 服务的真谛就是简单

 在投诉中让服务完美

第17章 搞通财务出利润

 抓好“开源”与“节流”

 节约就是利润

 奉行“斤斤计较”的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控制在于过程

 预算管理很关键

第18章 最有效的防御,是从根本上阻止战斗发生

 深深地根植“危机”意识

 变危机为良机

 借助危机使企业再造

 常规之外的企业危机公关

 应急管理保企业安全

第19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理念

 模糊管理理念

 简单管理理念

 精确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理念

 末日管理理念

 柔性管理理念

 能本管理理念

 零缺陷管理理念

 中国式管理理念

 交互式管理理念

 和谐管理理念

 企业健康管理服务理念

第20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方法

 走动式管理法

 标杆管理法

 供应链管理法

 六西格玛管理法

 客户关系管理法

 SWOT分析法

 ABC分析法

 JIT生产方式

 TQM:全面质量管理

 ERP:企业资源计划

第21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法则

 快鱼法则

 南风法则

 横山法则

 阿什法则

 热炉法则

 特里法则

 秋尾法则

 简道尔法则

 生态位法则

 威尔逊法则

 沃尔森法则

 王永庆法则

 雷鲍夫法则

 激励倍增法则

 适才适所法则

 奥格尔维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80/20法则

第22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效应

 飞轮效应

 蝴蝶效应

 马太效应

 超限效应

 配套效应

 镜面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从众效应

 名片效应

 磨合效应

 鲦鱼效应

 犬獒效应

 马蝇效应

 牢骚效应

 青蛙效应

 鲶鱼效应

 多米诺效应

 登门槛效应

 留面子效应

 懒蚂蚁效应

 毛毛虫效应

第23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定律

 250定律

 手表定律

 木桶定律

 鲁尼恩定律

 达维多定律

 苛希纳定律

 帕金森定律

 不值得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

 麦克莱兰定律

 波克定理

 波特定理

 洛伯定理

 彼得定理

 托利得定理

 艾德华定理

 格瑞斯特定理

 艾奇布恩定理

第24章 简单但有效的管理经验

 公司经营的40条经验

 中国商人的77条经验

 时间管理的36条经验

 会议管理的37条经验

 沟通交流的27条经验

 成功激励的28条经验

 决策管理的31条经验

 团队管理的36条经验

序言

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程序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大家实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大家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忍。大家认为:这种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屁的人多分。大家总结教训: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到开始分粥。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程序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分粥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方法五没有什么分粥委员会或者监督委员会,只是利用了人的本能是最简单的制度,常常也是最有效的。

“分粥”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管理方法很重要,先进的方法使庸才变人才,落后的制度使人才变庸才;管理方法的简化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简单的,才是最有操作性和执行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其实,凡是真实、单纯、诚挚的事物,都最符合人类的天性。同样,企业的制度、程序和规范也不应该太复杂,使其保持简单是管理有效进行的要旨之一。

编著者

2010年10月

内容推荐

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

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

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

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管理者少干涉”和“放手、放权”。

“无为而治”不但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且是一种管理境界。

编辑推荐

管理方法很重要,先进的方法使庸才变人才,落后的制度使人才变庸才;管理方法的简化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简单的,才是最有操作性和执行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其实,凡是真实、单纯、诚挚的事物,都最符合人类的天性。同样,企业的制度、程序和规范也不应该太复杂,使其保持简单是管理有效进行的要旨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凡禹//赵彦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5983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7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