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胃知的乡愁
内容
试读章节

腊味炒春风

腊尾春头,做个乡下人是富足的。或土、或砖、或石的屋檐下,楔满了木橛子,上面挂满了各色腊味。这些腊味可不一定非要在腊月吃,由于浸润了充足的盐,又沥干了水分,特别能放。它们在檐下,安享着岁月的风声和骄阳,绵绵的春雨也侵扰不了它们,偏安一隅,静待春天里的草叶葱绿与花朵斑斓。

待到乡间的油菜花长出了菜薹,腊肉就派上用场了。早晨,把腊肉切成片,打好一盆温温的活泉水,把腊肉泡在里面。挎个篮子出门去,野外,春阳明媚,菜薹成畦地立在田野里,叶茎上,点点鹅黄。把菜薹采一些下来,放在篮子里,在春光里返程。背上,有暖暖的阳光痕迹。

采菜薹回家,腊肉已经泡好。烧开水,把菜薹焯一下。择一些蒜苗,些许花椒,放油少许,看花椒在滚油里汪洋恣肆地扩张着自己的麻辣,这时候,把腊肉和蒜苗放进去翻炒,几分钟后,放人菜薹。素时蔬的鲜与腊肉饱经岁月的香碰撞在一起,就成了乡间三月最诱人的珍馐。

青翠的菜薹在腊肉的“照料”下,楚楚动人;褐色的腊肉在菜薹的映衬下,也返回了“青春”。多么默契的一对黄金搭档,又像是一对恋人,在餐具里,讲着肉麻的情话。

梁实秋先生格外爱吃腊肉,他在《雅舍谈吃腊肉》里这样写道:那一晚在湘潭朋友家中吃腊肉,宾主尽欢,喝干了一瓶“温州酒汗”,那是比汾酒稍淡近似贵州茅台的白酒,此后在各处的餐馆吃炒腊肉,都不能和这一次的相比。而腊鱼之美乃在腊肉之上。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腊肉何其美味,让宾主开怀无忌,喝光了一瓶高度白酒,还有些“恨壶干”的意思。

在皖地,腊昧常为猪肉所做。冬日里,到菜市场买下有肥有瘦的猪肉一长条,抹上盐腌制,待到来年“二月二”,拌上面来煎食,犒赏一年的开端(自这一日起,龙抬头,人也开始忙活一年的营生了)。在江苏的妹妹家,腊味就丰盛多了,腌制的鸭子、鱼、老鹅、猪肉等应有尽有,他们多喜放在米饭上蒸食,充分激发腊味的香。四川、湖南等地,食腊味更盛,人们认为腊味上是寄存着乡愁的。当年,毛泽东的警卫员回故乡,带回了腊肉和糍粑给主席吃。主席吃后大悦道:“腊肉很好吃,糍粑也好吃,还是家乡的东西好吃一点。”这些腊味,一和故乡沾边,味道的厚度,立马就深入一层。

腊味,之所以这样广受欢迎,不光胜在它的味道上,还在于它的神秘性。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吃新鲜的东西,认为食材放久了,就失去了食物的原香。腊味则不然,放得越久,就越能饱览时光的风霜雪雨,就越能激发人吃苦耐劳的品性。吃腊味,原来还有一重人生的滋味在里面。

寒风退避三舍以后,春风如约而至。这时候,把檐下的腊味够下来,厨房里便飘来岁月的香,满院子都盈融了喜气。

我的父亲是个浪漫的人,每次吃腊肉炒菜薹,他都会说,这道菜名叫“腊味炒春风”。

P3-5

后记

有句话叫“一辈子学吃,三辈子学穿”。

看来,吃,是大有来头的。囫囵吞枣是吃,细嚼慢咽也是吃;饕餮是吃,品咂也是吃。吃的方式不同,感觉就不同,品相也不同,境界上更有差异,而这一切,对于故乡的美食来说,都是不需要的。

故乡的美食,在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寄托,一种回味,一种特别的乡愁。

美食,是怀乡时的重要文化元素。美食所凝结的,不单单是食材,还有风土民情、地域文化以及人情冷暖。

这本书,我把自己所能了解到的皖北淮河流域的美食一一邀请到。亲自尝,慢慢写,独自体悟。当然,如果您所品尝与我有同样感觉,我将无比欣慰,证明我没有负了这些美食。

文字有灵,美食也有灵。

唯愿你能从我的文字和这些美食里找寻属于你自己的故乡味道。合上这本书,谨祝您有一个好胃口,谁都知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2015年12月20日

目录

自序 时令美食总关情

辑一 春

 腊味炒春风

 立春之后,来一碗牛筋面

 烙一张水饼,包那风月

 春分竖蛋

 二十年,一道菜

 麻叶子

 一口咬春是此卷

 炒饼里的母爱

 吃什么不重要

 借问你家韭菜好

 粉面的蒸菜

 阜阳格拉条

 涡阳干扣面

 茶树菇也有乡愁

 蔬菜过唇齿之声

 汤即主食的皖北

 闲下来,吃点咸的

 咸马糊,淡马糊

 小茴香煎鱼

 雨水那夜蒸“大雁”

 春风起兮吃荠菜

 大酱蘸菜

 回笼菜

辑二 夏

 地下雪梨

 苦瓜记

 猫耳拨鱼

 酿青椒

 牛肉馍

 馓子是油锅里盛开的花朵

 项上温柔

 此生有味不事禅

 低头切菜,抬头收衣

 刁蛮的炒面椒

 念念茶食

 雅洁一盏茶

 石头汤

 天赐大地一脚皮

 甜秫秸,花米团

 突然恋上土腥气

 盐水毛豆

 油酥烧饼里的蝶影

 油炸香菇

 在烫面角里过早

辑三 秋

 念念秋分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纷纷茶与酒

 烀豆

 露寒且吃茄丝粥

 满架秋风扁豆花

 米黄来下厨

 霜降时的吃食

 馒头的香,玉米的甜

 霜降薯叶肥正美

 吃相与人生

 躲局三十六计

 糊涂面里的中国哲学

 看护田野的少年

 请你吃故乡的炊烟

 秋雨咸米粥

 瓦壶天水菊花茶

 细雨在怀

 一杯老茶送秋风

 曾国藩为何念念不忘黄芽菜

辑四 冬

 1988年立冬的那顿回锅肉

 杯盘草草灯火昏

 北风萧瑟屠苏酒

 不时不食

 吃茶把串的冬日

 洞子货

 皖北粉丝

 饺子是一种美食暴力

 腊菜

 腊肉

 咧嘴笑,开怀吃

 卤面的香,菜汤的暖

 刨雪冻肉来过年

 熟猪油炒萝卜

 皖北有响菜

 闲食贴

 想起麦冬

 小巷小吃小馆子

 小雪纷扬花雕酒

 羊杂汤

 一人一栗

 油炸冰溜子

 原油肉

 在大寒里打鼾

 中国最早吃冰淇淋的人

后记

序言

时令美食总关情

春季多雨,雨多成余,考验着城市的排水,也考验着人的耐力。人窝在家里终于耐不住寂寞,想到外面走走,外面又下着雨,出门也要找个借口吧。偏巧在这个时候,电话来了,是蒋峰兄,阴天下雨没事干,我们去打打牙祭吧。这倒是个好借口。

一个人,走出家门,美食是最好的借口。一个时令,留给人的记忆,最多的也是美食。

地羊(狗肉)火锅,凉拌薄荷,若干啤酒,在这样连绵的雨天里,也不失为打发时光的好事物。窗外细雨霏霏,餐馆卡座里人声嘈嘈切切。以吃食打发时光,畅叙友情,看来不是我一人的嗜好。

春有花叶夏有蔬,秋有瓜果冬有荪,只要你我有闲暇,时时都可大快朵颐。

自然界给我们备足了食材,历代先人和仙人为我们提供了完备的烹饪方法:蒸、煮、熬、酿、煎、炸、焙、炒、爊、炙、鲜、脯、腊、烧、冻、烀、酱、煨……老祖宗们也真够智慧,烹调方法应有尽有,或许是被缺吃少穿的时代吓怕了,才会如此变着法子讨好自己。挺着大肚腩的欧美人哪里晓得这些,他们一降生就被牛排面包喂养得像气吹的一样,吃喝不愁,想的多是口腹以外的欲望。

当然了,并不是说国人就只会吃吃喝喝,他们懂得在吃吃喝喝里找到人生菩提。

一部《周礼注疏·天官冢宰》,考究地列出了厨子们的分工:膳夫、庖人、外饔、亨人、甸师、兽人、渔人、腊人、食医、疾医、疡医、酒正、酒人、凌人、笾人、醯人、盐人。这样的分工很有序,起码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

你或许会说,这是在宫廷与皇家。那么,在乡野呢?

幽深的山涧里,打得一条鱼,撅断一根树枝,生起火,扒出内脏,插起来烤食,即便没有佐料,也能吃出别样的香。那些冒着雨露采摘鸡枞的山民,只为品尝一丝丝菌类的鲜美。深秋的平原里,扒出来的一两根红薯,就着干枯的草叶烤熟,有一股野地的香。还有夏天的树林里,攀沿而上的山药蛋,摘下来,用指甲刮掉皮,放在嘴里,一种黏黏的醇美在舌尖鼓噪。即便是到了寂静的冬日,也能从树枝上找一些螳螂子来烧食。此类民间的美味,像雨点一样洒满了每一段奇异的时光。

生活中没有哪段时光是空白的,岁月是什锦拼盘,我们总能从转动的餐桌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款吃食。“仓廪实而知礼节”,就连礼节的形成,也是建立在美食的基础上,好比女人的身材和走姿,是建立在鞋跟上的。

荤和素列开阵势,坐迎四季、二十四节气和每一个昼夜,日与月轮番揭幕。于是,我们在生命的餐桌上一次次快慰了口腹,人间的烟火气息也日渐诱人。

2015年5月18日

内容推荐

李丹崖著的《胃知的乡愁》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最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编辑推荐

在《胃知的乡愁》中,作者李丹崖把自己所能了解到的皖北淮河流域的美食一一邀请到,亲自尝,慢慢写,独自体悟。

文字有灵,美食也有灵。

本书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唯愿你能从文字和这些美食里找寻属于你自己的故乡味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胃知的乡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丹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026850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603915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4
14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