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价值形式、国家衍生与批判理论 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当代思想史的地图上,多条线索都指向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的一个理论运动,这就是由阿多诺的弟子巴克豪斯和莱希尔特等人开拓的“新马克思阅读”(Die Neue Marx-Lektüre)运动。新马克思阅读这一理论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孕育中破茧而出,其主要理论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价值形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研究的“国家衍生”(Staatsableitung)论争。围绕着以上主题,在联邦德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及整个70年代,一大批年轻学者聚拢起来,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两个中心。发生在德国的这一直接面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新马克思阅读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在欧洲学术界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史事件。 目录 导论 新马克思阅读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范式/1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当前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缺失的线索/2 二、新马克思阅读的兴起及其脉络/6 三、新马克思阅读所揭示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传统/12 四、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的研究现状/31 五、本书的结构、任务与方法/47 第一章 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兴起的社会史及思想史背景/50 一、联邦德国的社会历史变革与德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沉浮/51 二、走向黑格尔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59 三、经济学论争中的哲学追问以及《资本论》手稿的发现与研究/77 本章小结/89 第二章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新马克思阅读理论的核心理论建构/91 ―、马克思"通俗化"的改写与被"稀释"的方法:新马克思阅读的靶子/92 二、价值形式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理论内涵/107 三、"二重化":重建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逻辑环节/120 四、补论:索恩-雷特尔、阿多诺与新马克思阅读:围绕价娜式理论的过渡/143 本章小结/152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价值形式、国家衍生与批判理论 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乾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6785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83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08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