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第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六辑,包含艺术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艺术社会史的微观转向、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记忆图集研究专题、艺术史论新视野和知名艺术史家访谈六个栏目。 本书旨在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为基础,聚焦于当前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史、艺术批评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一方面重点刊发国内学界具有自觉本土问题意识的、未公开发表过的很好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推介西方学界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重要理论文献。其很终目标在于搭建一个具有前瞻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 目录 艺术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 殷曼柠译 但是,谁创造了“创造者” [阿根廷]内斯托·加西亚·坎格里尼著 张伟劼译 艺术社会学的边界 [关]薇拉·L.佐伯格著 庞弘译 为什么社会学家忽视艺术,为什么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王咏 对象、方法及其他:现代性视阈中的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史的微观转向 诸葛沂 事态分析: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陈亚建 具有批判精神的境遇性阐释——评《现代生活的画像》 冯白帆 选择性解读的终结——《伦勃朗的企业》与阿尔珀斯的微观艺术社会史研究模式 陈韵祺 从《伦勃朗的企业》看阿尔珀斯的学术理想 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 温婷译 反先锋派 [美]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著 周盈雯译 艺术是历史吗? [美]凯西·哈斯金著 杨向荣译 康德与艺术自律 《记忆女神图集》研究专题 李洋 导语:阿比·瓦尔堡与《记忆女神图集》 杨旖旎 情念程式的寄寓化——《记忆女神图集》41a号图板与瓦尔堡的寄寓方法 王欣萌 帕里斯神话的世俗嬗变——《记忆女神图集》55号图板解读 王杉 将死的恐惧与母亲的焦虑——《记忆女神图集》76号图板解读 艺术史论新视野 王昕 元亨利贞:周易艺术美学初探 汪茹芸 艺术史的语言学思路——以《乔托与演说家》为例 曹筱若 论乔托《末日审判》壁画中的魔王“撒旦” 知名艺术史家访谈 海良 汪阮进 “昔日”为何如同“异邦”?——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创始人汪悦进教授访谈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稿约及注释体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第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宪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7699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31000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55,J110.9-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