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科学博物馆的幕后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科普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来说,这本书透过一个普通食品展孕育、策展的幕后故事及其观众故事这个小切口,反映面向社会公众科学教育的功能转型大叙事。背景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以现代科学发轫地进行自我认同的英国,采用的是以口述、实地调查和作者的亲身融入为特长的民族志学研究方法。——这些共同构成了科学文化研究的盛筵。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作者在伦敦科学博物馆进行的长期民族志学考察,围绕该馆20世纪80年代一项食品科普展览的科学文化背景、策划、制作、修改、开幕,以及对展览的观众访谈,讲述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运转与工作机制等展览“幕后”的故事,呈现科学博物馆在响应“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的工作中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并以民族志学方式进行分析。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伦敦科学博物馆所进行的这项考察,正值科学博物馆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对科学博物馆功能的转型研究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和相当的历史分析价值。该书对于我们如何高效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通过展览进行科学文化的表征与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门票:进入定位与跟踪输入与解读独特、相似与重叠名称与身份跟进展览本书的结构第二章?南肯辛顿的文化变革关于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大楼“给知识的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观众的视角危机与责任营销、形象管理和竞赛挑战与博物馆复兴科学博物馆的新任“大祭司”与“文化变革”重组与重现公众理解科学第三章?21世纪的新视野:重构博物馆概念过去的科学博物馆重来主题和变化明确的斗争余波第四章?为新的公众而生的“烫手山芋”:食品“旗舰”展览原创作者的一项难题任务“美食家们”设计师和其他参与者性别与团队结构设计师与艺术处理为什么是食品?食品展览的可行性研究简介和观众展览内容“产业合作”和预算批准和赞助第五章?“现实来临”:付出的努力与梦想的实现(以及协商的噩梦)科学与“重组”痛苦之前的快乐——扩充设计与“撤退”削减展项重新思考:信息,信息,信息应对“强行插手”第六章?虚拟消费者与超市科学构想公众“选择并组合”:作为活跃消费者的观众消费者友好型科学管理“真实的”观众介入国家饮食食品生产中的巴氏杀菌法“你应该经常洗手”:食物中毒观众、政治和超市科学事实与社会责任公民身份、选择权以及企业第七章?开幕与余波:仪式、回顾与反思即将开始……大日子仪式程序纠缠的各种身份与著作权回应与反思第八章?活跃的观众与实用政治获取文化解读参观:“在列表上”“阅读”展览:线索与关联选择、越界和困惑科学、确定性和常识悬疑小说?作者、赞助和有眼光的消费者第九章?展览幕后与展厅之外特殊性和超越性社会戏剧和热点形势框架、包含与透明企业、消费者和作者主权科学与公民身份附 录?观众调查问卷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学博物馆的幕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麦夏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93662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