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批评理论如何运用?:英美文学理论、批评与学术史论稿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为外国文学的研究著作,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两个角度出发,用比较文学的方式阐释经典文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学理论与学术批评方面的论述,主要针对外国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探讨批评理论应该如何妥善运用的问题等。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作者试图与国内外文学家、批评家、理论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相关学术命题,理论联系实际,述评结合,充分表达个人的独立见解。第二部分是关于英美文学研究史方面的论述,主要论述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史,对奥斯丁贝克特等著名作家在中国的研究进行系统、完整的学术史梳理与评述,并追溯英国文学最早进入中国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观的重要影响。在这一部分,作者钩沉索隐,考镜源流,以窥斑知豹的方式来展示中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本书观点独到,解析深入,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引作用。 目录 理论与批评 批评理论如何运用? 一一对一种批评模式的思考与分析/003戴维·洛奇小说批评理论评述/016 塞缪尔·贝克特的文艺美学思想/028道德意义与兴味关怀 一评利维斯的《伟大的传统》/040建构独树一帜的现实主义美学范式一评奥尔巴赫的《摹仿论》/ 046小说史的模式、问题与细节 评《当代英国小说史》/057 理论与批评的是是非非 一《黑暗的心灵》争鸣之管见/065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 一英国现代文坛争鸣录/ 076 学术史研究 学术史视角下的“现代主义”再审视 一读盛宁先生的《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话语》/097从范式转型看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研究/108 新时期30年对美国“后现代派”研究的考察与分析/ 120中国司各特研究的百年流变/134 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 / 147 论《昕夕闲谈〉小序》的外来影响/169 Jane Austen’s One Hundred Years in China / 182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Samuel Beckett(1906-1989) / 198 附录1 An Interview with Caryl Phillips / 221 附录2对学术要有一种爱-一张隆溪教授访谈/ 240后记/ 25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批评理论如何运用?:英美文学理论、批评与学术史论稿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和龙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621916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