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36册,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高平之战,以及南唐消亡,宋朝统一中原。译者柏杨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这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变得非常之亲切。

内容推荐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36册《高平之战·分裂尾声》,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高平之战,以及南唐消亡,宋朝统一中原。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由柏杨编译。

目录

九四八—九五四年

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导读/003

 十世纪五0年代

●刘承祜诛杀大臣/061

●郭威叛变/067

●郭威建后周/079

●刘崇继任后汉三任帝/083

●辽国兵变/093

●耶律述律继任四任帝/095

●南楚内乱/101

九五五一九六0年

分裂尾声

●《分裂尾声》导读/169

 十世纪五0年代

●郭荣攻南唐/189

●南唐取消帝号/236

●郭荣逝世/260

●南汉宦官当权/263

 十世纪六0年代

●陈桥兵变/270

柏杨跋/297

出版人王荣文后记/302

试读章节

12 当初,辽帝国(首都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皇帝(三任世宗)耶律兀欲(本年三十一岁)返回北方时,走到定州(河北省定州市),擢升义武(总部定州)副司令官(节度副使)耶律忠(耶律郎五)当司令官,而调原司令官孙方简当大同(总部云州)司令官(孙方简是变民首领,参考九四六年四月)。孙方简大怒,而且恐怕一旦到京师(首都临潢府)朝见,可能受到留置,所以一直迁延推托,不办理移交,终于率领他的部众三干人,退入狼山(河北省易县西南狼牙山)旧日根据地,控制险要。辽军进攻,不能攻克。不久,孙方简派使节向后汉政府投降,后汉帝刘承祜恢复他原来宫职(义武【总部定州】司令官),用来抵御辽国。

耶律忠(耶律郎五)自从得到邺都(河北省大名县)被后汉夺去的消息(杜重威降后汉,参考九四七年十一月),就一直恐惧汉人叛变。后汉帝刘承祜命成德(总部镇州)候补司令官刘在明当幽州(北京市)地区步骑兵野战司令(幽州道马步都部署),率军夺取定州;刘在明还没有出发,耶律忠跟耶律麻苔(辽国原中京【恒州】留守长官)等已纵火焚烧定州,大肆劫掠,放弃城池,裹胁全城男女北去。孙方简得到消息,率军数百人自狼山重回定州。上疏刘承祜,命老弟孙行友当易州(河北省易县)州长、孙方遇当泰州(河北省满城县)州长。每次辽国南侵,孙家兄弟都出兵狙击,辽军对他们相当畏惧。后晋末年沦陷给辽国的一些州县,逐渐被后汉收回。

三月二十七日,刘承祜擢升刘在明实任战区司令官。

13 辽国(首都临潢府)耶律麻苔回国,辽帝耶律兀欲责备他损兵折将、丧地辱国。耶律麻苔不服,抗辩说:“这都是中央任用汉人当官,才把天下搞乱(二任帝耶律德光听张砺建议,任用汉人,参考九四六年十二月)。”耶律兀欲大怒,用毒酒把他毒死。

14 后汉宰相苏逢吉等,经常擢升政府官员,有空缺时,也都一一补充。帝国参谋总部指挥官(枢密使)杨邰认为文职官员毫无用处,不过白白浪费国家经费,所以对苏逢吉等的奏章,往往搁置,甚至批驳,苏逢吉等大不高兴。

副立法长(中书侍郎)兼国务院财政部长(兼户部尚书)、二级实质宰相李涛,上疏建议说:“而今,关西(潼关以西)烽火连天,最紧急的事莫过于抵抗外来的侵略。帝国参谋总部两位指挥官(枢密使杨郡、郭威),都是协助先帝(一任刘知远)创立基业的功臣,官职虽然尊贵,可是家庭并不富有,最好是派他们当一级战区的司令官。帝国军事秘密,都在陛下眼底,很容易裁定。苏逢吉、苏禹硅于先帝在位时就担任重要职务,可以信赖。”杨郡、郭威听到消息,晋见李太后哭泣陈情,说:“我们追随先帝在艰难中辛苦奋斗,而今,皇上听信别人的谗言,打算把我们抛弃到外地。何况,关西正有战事,我们又怎能忍心只贪图自己享受,而不管帝国安危?如果认为我们确实不能胜任现在官职,也请准许留到先帝下葬之后。”李太后大怒,斥责刘承祜说:“对帝国有功的旧日干部,怎么可以轻易听别人的话,逐出中央?”刘承祜说:“这都是宰相们的主张。”遂质问宰相,李涛说:“这份奏章,是我个人的主意,别人从没有参加意见。”

三月二十八日,刘承祜解除李涛的宰相职务,严令返回私宅。

15 当天(三月二十八日),静难(总部郡州·王守恩)、彰义(总部泾州·史匡威)、匡国(总部同州·张彦威)、镇国(总部华州·扈从珂)四战区奏报说:“护国(总部河中府)司令官兼最高立法长(兼中书令·使相)李守贞,以及永兴、凤翔两战区,同时叛变。”

最初,李守贞听见杜重威被杀,大为恐惧,暗中准备反抗。而且自认为他在后晋曾担任上将高位,又有战功(指平定杨光远【杨檀】,参考九四四年十二月),一向喜爱施舍,深受官兵爱戴。后汉政府成立还没有多久,刘承祜年纪还小,而且刚刚登基,掌握中央权柄的高级官员,都是些晚生后进之辈,所以李守贞对中央多少有点轻视。遂招降纳叛,豢养敢死勇士,修筑城池,整理盔甲武器,日夜不停。又派人携带藏在蜡丸里的密函,从小路前往辽国联络,但屡次都被边防官员查获。

浚仪(首都开封府所在县·河南省开封市)人赵修己,精通占卜。李守贞当义成(总部滑州)司令官时,任命他当户籍官(司户参军),以后一直追随李守贞任职(李守贞于九四四年镇守滑州,以后调泰宁【总部兖州】、天平【总部郓州】、归德【总部宋州】,最后调护国【总部河中府】),警告李守贞说:“人心和天命都还没有成熟,千万不可以轻举妄动!”不止一次地痛切劝阻,李守贞全听不进去,赵修己于是声称有病,辞职返回故乡。佛教和尚总伦,用法术博取李守贞的宠爱欢心,声称李守贞一定可以当上皇帝,李守贞深信不疑。李守贞曾经在一次将领宴会上,拉满弓弦,瞄准墙上悬挂的《舔掌虎图》,说:“如果我命中有非比寻常的大福,当射中老虎的舌头。”一箭射出,正中虎舌,左右一致祝贺,李守贞越发自命不凡。

就在这时候,占领长安的变军首领赵思绾,向李守贞上疏,呈献皇帝御衣。李守贞认为人心天命,已经合一,遂自称秦王,派勇将平陆(山西省平陆县)人王继勋(非闽国皇族王继勋),率军进驻潼关,命赵思绾当晋昌司令官(后汉改晋昌作永兴,李守贞不予承认)。

同州(陕西省大荔县)、河中(山西省永济市)之间,距离最近(二十五千米),匡国司令官张彦威,平常就一直注视李守贞的动向,上疏建议应先行戒备,后汉帝刘承祜调义成骑兵总指挥官(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率军进驻同州协防。所以李守贞起兵时,同州没有被他并吞。罗金山,是云州(山西省大同市)人。

P12-14

后记

作为一个出版人,我有这样的习惯,每当遇上一位可能的写作者,我会问:“你这一辈子,或者现在,最想写的书是什么?”这是我在一九八。年七月与当时复出文坛、声望如日中天的大作家柏杨对话时问他的一句话,他的回答是:“我最想做的,是用我的后半生来翻译《资治通鉴》。”

这就是“远流”出版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缘起。只是我没有想到,当时这样的一句对话,竟要耗费十年的艰苦岁月才熬出头来。这样的艰苦过程,实非外人所能想象、理解,但是我很清楚,于柏杨于我,这其实是一件无怨无悔的志业。

从历史的远流看,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是,个人的力量也常是无可限量的。九百年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国家人力、物力的支援下,费时十九年才完成,相对的,今日的柏杨,凭着他个人的智慧与坚毅,在一个民间出版社有限的人力、物力配合之下,以十年时间完成了柏杨版《资治通鉴》。尽管相较之下,我们的贡献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但是集合众人全力以赴地投入,这部足以傲人的现代语文译作还是完成了。

我们凭的是什么?作为一个出版人,我认同出版就是“理想与勇气的实验之地”。柏杨版《资治通鉴》这个包括翻译、生产、行销的伟大工程,更落实了我对出版的信念。我知道从现在起,会有更多的人,能从这部著作中获益,而且从文化传播的立场而言,这部现代语文版的《资治通鉴》已使得历史记录的影响力量,在无形中被扩大。就这一点,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出版人的骄傲。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柏杨,没有他,这样的理想可能无法实现。“十年辛苦不寻常”,关于工作中艰难辛酸的种种,读者可从柏杨跋之中略窥一二。我不禁想到司马迁在狱中忍辱完成旷古巨作《史记》,这十年来,柏杨不也就是在自设的“劳改营”里面,拼命与老天爷争时间、才完成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吗?他们自一人一时一地的悲愤当中跳脱出来,凝练、升华,造就全中国最珍贵的文化资产。就像柏杨说的:“《资治通鉴》使我们归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一种神圣的使命。”——现在,这是为每一个中国人,不是只为皇帝写的《资治通鉴》!

在此我还要感谢詹宏志先生(远流的大编辑)。他在一九八三年提议仿效杂志的出版方式,每月发行一册,并且建议设置柏杨信箱(即后来之《(通鉴)广场》),不仅解决了这部长远出书计划的出版行销问题,更使得柏杨版《资治通鉴》建立了一个新鲜的写书、出书、读书模式。——作者边写书,出版者边出书、读者边读书边建议,形成三向沟通的良性循环互动。通过这样的良性互动,十年来,全球将近一万个家庭用《资治通鉴》构成了他们“一生的读书计划”(我们的行销诉求),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读史运动。是他们从一九八三年九月,《资治通鉴》第一册出版到现在,不吝惜的称赞、鼓励与批评,支持了我们更坚强地走过风雨阴晴的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读者就是力量。我们感谢您!

应该感谢的人太多了。十年来“柏杨版《资治通鉴》家族”的每一位成员,他们所投注的每一分心力,点点滴滴,我都铭记在心。在远流,这个理想与勇气的实验之地,有他们的共同耕耘,才有每个阶段的丰收(这组工作人员,我们称之为“柏杨版《资治通鉴》家族”)。

柏杨版《资治通鉴》这个伟大的翻译工程,终于圆满完工了!完工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我问柏杨:“现在你最想写的书是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资冶通鉴》。”我愣了一下,他瞪大眼睛说:“我要从头来起,一册一册地修订校阅,使它更完美。”——作为一个出版人,我知道《资治通鉴》的柏杨版决定本,要到柏杨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才算真正完成。

一九九三年三月七日

书评(媒体评论)

视写作为一生职志的先夫柏杨,以白话翻译讲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疑是他一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他晚年登高望远的极致之作。如今,万卷出版公司倾全力策划出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我衷心祝贺这一部中国历史文化经典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张香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宋)司马光
译者 柏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14851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3-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4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