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伊兹拉·庞德:旋涡中的美国诗人及其“力”的追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关注作为“诗人”的庞德,也直面作为“罪人”的庞德。无论如何,如此矛盾的转向与身份真实而长久地系于其一身。他与20世纪初西方现代视觉艺术的互动,特别是为英国旋涡主义艺术进行理论建树时提出的关键词ENERGY(力/能量)为本书提供了灵感与起点。于是,从庞德与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庞德与中国、庞德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三方面话题展开,本书通过展现这位“旋涡中的美国诗人”一生连贯而持续的对“力”的追寻,把握一种相对确定而稳固的思想内核,从他的诗歌创作、诗学思想和现实行动的关联中抽绎出内在逻辑,从而尝试达成对其全面综合式的研究。 目录 绪论题解:庞德——旋涡——“力” 第一节纵览:美国诗人庞德的生命轨迹追踪 第二节追寻:诗与现实中的旋涡之“力” 第三节章节概说 第一章艺术旋涡:庞德与旋涡派/旋涡主义 第一节旋涡派艺术团体发展史回顾 第二节庞德旋涡主义思想的生发 第三节前后:沃林格、休谟及《戈蒂耶-布尔泽斯卡:回忆录》 第四节“旋涡主义”诗作之一:《关于国际象棋本身及玩法的实用描述》 第五节“旋涡主义”诗作之二:《休·赛尔温·莫伯利》 第二章他山之石——庞德早期旋涡主义中的中国内容 第一节相遇:“我的四面几乎都是东方” 第二节假费诺罗萨之手:《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的编辑与出版 第三节诗意译写起:从《意象派诗人》的四首中国古诗到《华夏集》 第四节诗意译写续:从《周朝弓箭手之歌)到《采薇》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伊兹拉·庞德:旋涡中的美国诗人及其“力”的追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琳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412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