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平记》的时代 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关于本书】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六卷,讲述的是日本南北朝时代至室町时代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

日本史学家新田一郎的经典力作,从物语的角度解读历史

东京大学教授新田一郎承袭家学渊源,广泛涉猎日本文化史、法制史,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本书以《太平记》为线索,从“物语”的角度切入历史,大胆提出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人“虚构”的观点,并重申了讲述历史、回溯过往对当下、对现代人的意义。

两个朝廷同时存在,天皇与将军针锋相对,还原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

京都与吉野朝廷并立,哪个朝廷才是正统的问题一直延续到后世,甚至曾引起政治纷争。同一时期,镰仓幕府被推翻,室町幕府建立,天皇与将军之间的矛盾正是南北朝分裂的导火索。本书聚焦一个不为读者所熟知的时代,以生动的笔法展现了日本朝廷与武家之间的拉锯战,描写了京都在毁于应仁之乱前的繁华景象。

从中日“南北朝”的异同看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管窥日本政权结构的核心

南朝天皇与北朝天皇同出于一个家族,从侧面印证了天皇“万世一系”,其血统不可替代。本书提供了一个解读两国政治、历史与文化差异的新角度。




【关于“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文版)共十卷。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郑重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名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国/内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靠前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颇具风格。
内容推荐
镰仓幕府末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后醍醐天皇横空出世,决心夺回被幕府瓜分的政治权力。同时,各地武士掀起推翻镰仓幕府的浪潮,源氏武士的后裔——足利尊氏脱颖而出,成为武士阶层新的代言人。随着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武士阶层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再难避免。本卷以《太平记》为线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两个朝廷、两位天皇并立的特殊局面,并重申了“物语”对现代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录
序章 作为历史的《太平记》
章 动乱前夜
节 “蒙古袭来”的遗产
第二节 “德政”的归宿
第二章 帝王后醍醐
节 后醍醐亲政
第二节 建武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武政权的结构
第四节 建武政权的理念
第三章 将军足利尊氏
节 建武政权的反作用力
第二节 “内乱”的爆发
第三节 回归“传统”
第四节 初期室町幕府的构造
第五节 足利氏的内讧
第四章 《太平记》的世界
节 京童的视角
第二节 内乱再起
第三节 南朝的颓势
第四节 二代将军义诠的时代
第五章 社会整合的转换
节 “法”的确立
第二节 文书的渗透
第三节 货币与流通
第四节 认识世界的方式
第五节 知识和古制
第六章 北山殿源道义
节 幕府体制的稳定
第二节 公武关系的重组
第三节 南北朝统一
第四节 “日本国王”与天皇制
第五节 “北山殿”的政务
终章 南朝的去向——作为物语舞台的历史
附录
年表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精彩页
     节 “蒙古袭来”的遗产
公武均衡
镰仓时代幕府与朝廷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且富于变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幕府“支配”朝廷。
例如,在镰仓后期,每当皇位继承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朝廷都会向幕府征求意见。这种意见具有决定性的分量。在某些场合,幕府的意见以“天意”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家内部往往借“天意”否定政治对手的“合法性”。特别是在皇统分裂导致皇位继承之争激化的镰仓末期,为了让有利于自己阵营的“天意”出现,朝廷曾频繁地对幕府做工作。正中二年(1325)正月,皇太子邦良亲王希望早登大位,而后醍醐天皇则极力阻止,双方明争暗斗,都不断向幕府派遣使者,请求支持。花园上皇在日记中写道:“近年两方使者同时驰向,世号竞马。”打算在邦良亲王之后继承皇位的量仁亲王(花园上皇的侄子)也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的命运被卷入了这场“竞马”。皇嗣之争使京都的政治空气紧张而诡谲,“东使”(关东的使者)带来的消息,常常令相关人士忧喜参半。
但若就此得出结论,认为皇位的继承必须经过幕府同意或者说皇位继承的决定权在幕府手中,却是不正确的。左右公家社会的“天意”虽然来自幕府,但并不意味着幕府像“天”一样居于众人之上。幕府的意向作为令“天意”显现的手段被导人当事人之间,起到牵连所有当事人的作用。在争夺皇位的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之间,以及两大皇统内部都是矛盾重重。有时因为没有可以协调各类主张的准则,在关系内部无法形成均衡,于是便从外部导入变量,以形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幕府在积极干预皇位继承。承久之乱(承久三年,1221)后,幕府废掉了仲恭天皇,倒幕派的主谋后鸟羽与顺德两位上皇遭到流放。后鸟羽的哥哥行助法亲王执掌院政,即后高仓院,其子茂仁王被立为天皇,即后堀河天皇。无疑,幕府的思想是排除后鸟羽上皇系的继承人。此后,幕府对皇位继承并没有积极介人,对于来自公家的咨询或其他举动,宣称要依靠“圣断”即天皇或上皇的判断,很终还是由公家社会自行决定的。
对公家社会的成员来说,关东带来的“天意”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仁治三年(1242),四条天皇没有立皇太子就去世了,邦仁王(后嵯峨天皇)的即位就是幕府假托“鹤冈八幡宫神签”做了推荐后才确定的。本来,忠成王因受公家的实力派九条道家支持而被视作后继者,但他是承久之乱中被流放的顺德天皇的皇子;另一方面,邦仁王是与承久之乱没有直接关系的土御门上皇的皇子,于是外戚土御门家做了各种工作,并获得成效。如果称之为“权力”,那也是公家社会催生并依赖于幕府的这种权力。
从维持所谓的庄园公领体制就可以看出,正因为幕府存在于其外部,公家社会才能灵活行动。幕府在全国的庄园和公领设置地头,这些人经常因为在庄园推行“新法”而被斥为“非法”,他们还试图实行苛政,结果不断引起摩擦。然而,地头也是庄园公领体制的一部分,与其利益分配有关。话说回来,幕府的首长“镰仓殿”本身就是一大庄园领主,在维持庄园公领体制的问题上与公家社会一致。由此,公家社会希望幕府能够统领、驯服武士阶层,使之成为庄园和体制的守卫。朝廷与幕府出于各自的立场,希望“无为”地度过每一日,并为此而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作用,以此为前提,双方互不侵犯,这种平衡正是镰仓时代社会成立的基本条件。
P14-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平记》的时代 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新田一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34460
开本 32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0900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3.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