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院士的中学时代(1-3)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内容推荐 《院士的中学时代》共分3辑,由《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雷宇编著。本书通过对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面对面的采访,记述了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 目录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一辑) 杨乐院士:学习成才要像跑一场马拉松 王元院士: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欧阳自远院士:中学是读野书的自由时代 齐康院士:艺术熏陶可以打开科学思维之门 丘成桐院士:我从没放弃做大数学家的念头 两院院士李德仁:青年一代要敢于提问敢于质疑 傅廷栋院士:智商情商之外还要有“逆商” 吕志涛院士:勤奋比天才更重要 郭光灿院士:只盯眼前一点利益会迷失远方 杨焕明院士:爱上科学是一辈子优选的幸运 郑永飞院士:成功是兴趣和特长的融合 第一辑中学生读后感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杨叔子院士:中学文理分科培养的是1/4的人 马志明院士:从炊事员到数学家 杜祥琬院士: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 朱中梁院士:好的向往牵引成才方向内容 刘经南院士:我不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 戚发轫院士: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赵国屏院士:只追求个体优秀难有伟大成就 “柑橘院士”邓秀新:“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 张俐娜院士:是金子总会发光 赵政国院士:好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 第二辑中学生读后感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三辑) 黄旭华院士:在国家需要中找到人生方向 宋振骐院士:决定人生高度的,除了脑力还有体力 赵忠贤院士:相信自己可以把冷板凳坐热 刘宝珺院士:做个思维活跃的“多面手” 殷鸿福院士:批判性思维要从中学抓起 赵梓森院士:好专业比名牌大学更重要 施蕴渝院士: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没有性别之分 贲德院士:要吃得了生活的苦 李曙光院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陈孝平院士:老实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第三辑中学生读后感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院士的中学时代(1-3)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雷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3636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