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气候变化的应对:中国的碳中和之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气候对人类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刻,碳中和也是必由之路。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况,包括气候变化成因、影响、主要应对路径和全球碳中和目标与进展。第二部分介绍了碳中和的科学基础,包括全球碳收支与碳平衡、碳排放、碳汇与人工增汇措施。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国碳排放的现状、趋势与驱动因素。同时,因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全球及全中国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影响,本章详细分析了新冠疫情对中国各个碳排放部门的具体影响。本章最后从科学的角度上对中国未来碳排放预期做出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中国碳增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因自然碳汇在过去及目前仍是中国碳汇的主要来源,本章详细介绍了陆地自然系统和海洋系统这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情况。第五部分多种角度综述了中国碳中和的相关政策措施,覆盖经济结构、低碳能源、市场机制、零碳示范区及国际合作等。 目录 第一章 气候变化基本概况 一、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 二、气候变化主要应对路径 三、全球碳中和目标与进展 第二章 碳中和的科学基础 一、全球碳收支与碳平衡 二、人类活动源与自然源的碳排放 三、自然系统碳汇及人工增汇措施 第三章 中国碳排放的现状、趋势与驱动因素 一、中国碳排放的现状与趋势 二、区域及城市的碳排放 三、新冠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四、未来碳排放的预期 第四章 中国生态系统碳汇的现状及潜力 一、中国生态系统碳汇 二、中国生态系统碳增汇效应及潜力 三、生态系统固碳措施的温室气体泄漏和净GHG减排 四、生态系统碳汇保护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气候变化的应对:中国的碳中和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生态学学会,刘竹,逯非 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5050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4600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